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整个社会都深刻地融入了数字世界之中。数字赋能还将带来哪些便利?未来又将如何发展?12月6日,在重庆两江新区举办的2024AI+数字笔迹创新应用发展论坛给出更多答案。
本届论坛以“聚焦创新应用,AI引领赋能”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科技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等社会各界精英领袖共聚,围绕AI技术与数字政府建设、数字重庆创新实践成果分享、数字政府建设策略与公共服务创新、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激发新思想、新策略,为数字重庆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机遇与挑战
数字赋能转型升级新解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信息化快速推进,网络空间安全有着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论坛上,长江学者、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学院院长(兼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小松在发表演讲时提到,在数字化时代,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基于生物特征的无密码身份认证手段如AI数字笔迹等,行为关联身份识别等创新技术,为解决数字化业务中身份认证的效率与安全矛盾,开辟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方向,可以成为防止数据泄露、网络欺诈和其他安全威胁的关键措施。
阿里云副总裁、产业智能首席科学家张磊提到,大模型产业正引领AI技术革命,影响人机交互、认知协作和计算范式,在G端、B端和C端均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因此,数字技术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上,AI等数字技术助力为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例如AI数字笔迹助力实现数字化线上调解司法确认,纠纷调解申请时间由半天缩短至5分钟以内,调解办案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在婚姻登记中,助力实现“婚姻登记数字化”源头去纸,保证电子件具备纸质同等法律效力,形成满足证据属性的婚姻电子档案。在银行领域,助力重庆农商行全面实现柜面无纸化、信贷系统无纸化流转、OA系统无纸化审批,无纸化项目建设上升为全行战略;同时,依托AI数字笔迹可以沉淀宝贵的笔迹数据资产,赋能银行业务创新。
技术加持
“数字”让城市更智慧
当前,数字重庆建设按下“快进键”,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阿里云重庆总经理王青介绍到,阿里云有幸成为数字重庆建设的一名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阿里云飞天云平台通过“一云多芯”能力实现对国产化芯片的全面支持,通过“一云多算”提供了智算、超算等更丰富多样的异构算力选择,全栈云算力成为了驱动数字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可为数字重庆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使得业务部门能够轻松实现业务上的创新与发展。
在数字世界,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便利,还应该有对个体身份的尊重、个人权益的保护,以及对个人意愿的准确传达。亲笔签数字科技CTO刘科在《数字笔迹AI识别技术与应用前景》中表示,数字笔迹给出了最好的技术解决路径,让每个人都能在数字世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确保“我是我”的认证,确保“我愿意”的选择。
刘科介绍到,作为重庆本土成长起来的人工智能企业,亲笔签数字科技深度参与数字重庆建设,以数字笔迹为支撑的全市统一电子化签名印章及存证服务,作为统一类组件,首个接入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IRS组件系统),成为数字重庆的底层核心能力,在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六大跑道、基层智治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落地支撑43个委办局近150个应用场景的使用,累计调用次数近亿次,支撑80余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婚姻登记无纸化、数字审计、业务开办无纸化等应用的数字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应用创新场景。
方向引领
国内首个数字笔迹识别领域白皮书发布
会上还发布了《2024人工智能数字笔迹技术白皮书》,由亿欧智库和亲笔签数字科技联合编撰,这也是国内首个数字笔迹识别领域白皮书,将会为数字笔迹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方向引领。
白皮书指出,AI数字笔迹技术融合身份验证与意愿确认,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动态身份识别技术。AI数字笔迹可以赋能传统识别、签署场景存量互补,加速渗透蓝海市场,预测到2027年,相关市场规模将显著增长。
白皮书中还强调了AI在提高数字笔迹识别准确率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未来本人数字笔迹识别的识别通过率将提高到99.99%。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AI数字笔迹将成为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作为数字交易中确权和授权的底层基础技术,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游新闻记者 余小凤 (主办方供图)
编辑:周芝逸 责编:张小驹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