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名企业家的公开发言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
一是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以受害者身份痛陈网暴之害,还就平台、算法、直播带货和低价竞争等发表看法,引发争议。
二是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因发表的言论触及当下社会中备受争议的婚嫁彩礼和年轻人购房购车等敏感话题,引发了舆论的批驳。
正常的话题讨论无可厚非,但一些网友却在舆论风波中借题发挥,推波助澜,甚至做出对企业家“泼脏水”、人身攻击等不当行为。有个共识必须再度确立——绝不可轻易“按键伤企”,只有让企业家有更多说话的空间,才能不断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和企业的创造力。
8月10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右)做客央视《对话》节目。/央视财经
01
由于舆论场上的诸多不确定性,一些企业家认为,沉默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被看见,才会稳妥安全;不被关注,才好闷声发财。
现实中,一些头部企业的创始人或者管理层往往主动切断了与大众的联系,不公开露面、不接受采访,甚至断绝了与其他企业家的交流,将自身隐藏在幕后、置身于孤岛。于是,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激励奋进的企业家故事越来越少,充满八卦意味的传闻越来越多;各种经济论坛上,商业思想的交锋越来越少,言之无物的空洞话语越来越多。
比如对于一贯以独特的企业文化备受赞誉的于东来而言,或许也没意料到舆论风向的急转直下:长期以来,他及其企业被推上了网红的位置,却因“不许员工要彩礼”的舆论风波,让部分网友快速“粉转黑”。
可见,许多企业家面对汹涌流量,既羡慕又害怕,羡慕的是它可以带来充分的品牌曝光,害怕的是终难逃过被流量反噬的结局。
无论是老成持重的前辈企业家,还是野心勃勃的新派创业者,在复杂的舆论场面前,往往心存顾忌、畏首畏尾。而在这种顾忌的背后,是价值空间愈发狭隘、表达空间愈发逼仄、商业竞争愈发激烈的舆论场异变。这种异变,不仅破坏了多元的表达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家们思想表达和观念碰撞的更多可能性。
而这种可能性一旦受到压抑,自由市场里的想象力也可能因此受限,市场的活力也或因此被扼制。
2024年8月22日,顾客在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店选购商品。记者 刘振坤 摄/新华社
02
给企业家说话的空间,就需要塑造更加健康的舆论生态和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这首先要依赖于强化监管,依法依规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打击谣言,治理网暴;其次是平台应该主动担负起主体责任,通过完善平台治理机制,推动流量和算法向上向善;再者是广大网友要明辨是非、减少戾气,共同守护平等自由的对话渠道和讨论空间。
当网络公共空间回归理智和常态,当舆论环境呈现平等尊重的状态,无论是公共议题的讨论,还是商业思维的流淌和交锋,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只有话题得到讨论充分,观念充分碰撞,才有可能找到破解市场难题的共识与答案。
比如,钟睒睒表示,“我永远不会去做直播带货,也看不起那些直播带货的企业家”。而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却认为,“钟睒睒对直播的看法,思想是绝对老化的”。有舆论将二者的互动渲染成“叫板”“炮轰”,这显然是过激的。
剥离情绪的渲染,商业生态变革和技术手段升级下,直播带货作为新物种,两代企业家的认知自然有所差异,但他们在希望直播能够创造更高商业价值和公共价值方面,恐怕是殊途同归的。
少煽动情绪,多解决问题。少制造对立,多形成共识。如此,网络空间的戾气才会降下去,企业家们的表达意愿才会升上来。
03
给企业家说话空间,企业家也应该尊重表达的空间,不能迷失于流量中,将真诚的表达异变成拙劣的表演。
当前的网络空间里,在流量诱惑之下,不少企业家或企业高管纷纷尝试当“网红”。而在通往“网红”之路上,“翻车”者并不少见。
比如,某互联网企业的副总裁,为成为“网红”给自己立“霸总”人设,且为了博眼球、博出位,发布“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等极具争议的言论,激发众多劳动者的不满情绪。
企业家如果罔顾身份、不分场合,无视公共责任、道德准则而信口开河、胡编乱造,那么很大的可能是“网红”当不成了,甚至还会损害企业家群体的整体形象,消解企业家公共表达的庄重和严肃。
因此,在呼吁舆论场给企业家更多说话空间的同时,也期待企业家能够尊重和珍惜表达的机会。那些奔走在“网红”道路上的企业家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他们的创业故事、奋斗经验、商业思维等,本来就是网友们期待的优质流量,当好企业家本来就是热门赛道。
给企业家更多说话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传播声量,这是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不可忽视的部分。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企业家畅所欲言,能有更多的商业思维加速碰撞,能有更充沛的市场活力加速激活。
原标题:给企业家更多说话空间
编辑:饶治美 责编:廖异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