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降温,街上的行人变少了,重庆南岸区迎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人却更多了。为啥?放眼望去,这里“老年之家”“成长天地”“宝藏图书”“影音室”“全民健身”“社工站”都有,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这儿找到自己的乐趣。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南岸区了解到,在区政协委员的协助下,迎龙镇一些麻将馆、棋牌娱乐室变成健身运动场所,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年之家”里,一群老人围着下棋,“将军”“将军”喊得震天响;“成长天地”里,孩子们全神贯注听老师“传道授业”;“全民健身”室里,健身操做得热烈火辣。
“以前我没得耍事就去麻将馆玩,现在我喜欢去活动中心,比打麻将有意思多了。”村民熊先生说。
乡村振兴,既要富村民的口袋,更要富村民的脑袋。
2022年4月,迎龙镇出台《迎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把迎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倒座庙社区、北斗村、蹇家边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把原居民娱乐场所改造成为活动场地,形成集党群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及教育、民政、工青妇、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多平台合一阵地。在2023年镇人代会上,该项目民生实事票选第一。
项目地址就在迎龙镇政府对面居民楼一楼。不过以前这里是几家麻将馆、空门面,经过前期搬迁改造后准备装修,预计2023年12月底完工。但问题来了:场地使用缺乏长期协议作为保证、项目运营缺乏专业团队支持、缺少项目后期运行所需的资源、资金等。
南岸区政协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借助“渝事好商量·南岸实践”平台来解决。
对此,南岸区政协在迎龙镇召开了“渝事好商量·南岸实践”专题协商会议,多个部门提出了应对办法。比如,南岸区民政局对项目的日常管理运营责权进行了梳理,就“五社”联动、社区基金设立等方面提出建议;区委文明办对项目长期运营所需的“造血”功能提出建议;区文化旅游委则从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南岸文化名片方面出谋划策。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协商意见形成后,项目由迎龙镇牵头负责,南岸区民政局支持迎龙镇建立慈善基金,并对项目后续运营管理进行指导;团区委负责争取团市委经费支持,对所(站)长期提供青少年活动服务;迎龙商会将对所(站)建设运行提供一定经费支持……
2024年6月开业以来,迎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经成为该镇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陆续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缤纷假期托管班、公益课、公益研学活动、公益讲座等,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编辑:饶治美 责编:蒋艳,吴忠兰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