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平稳增长 内生动能持续增强
——河北经济新数据新亮点(四)
在承德市双滦区政务服务中心,驻企服务代表石红侠(中)在帮助企业进行新项目手续申报。(河北日报资料片)
经营主体是各类经济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规模庞大、活力澎湃的经营主体。省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达887.20万户,同比增长4.44%。其中企业270.68万户,同比增长6.92%;个体工商户605.37万户,同比增长3.50%。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晓杰认为,在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引领和带动下,
在临西县轴之城,塞尔维亚Z&S轴承公司精密模块轴承智能制造项目的6、7号厂房,部分数控车床、数控磨床等国际领先专业设备已进驻,预计年底可实现部分试生产。
今年6月,塞艾斯(河北)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临西成功注册。一家享誉全球的高品质轴承制造商,为何要来临西发展?“临西县拥有轴承全产业链,适合轴承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优势明显,这让我坚定了来临西投资的信心。”塞尔维亚投资商、塞艾斯(河北)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罗先生说。
总量大、增势强,彰显经营主体看好河北,在河北发展有底气,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信心来自哪里?
——信心来自营商环境。今年以来,
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
推进企业群众“一线应答”,建立健全12345热线与应急、水利、气象、地震等热线联动机制,全省12345热线接通率、回复率、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9%以上。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双盲”评审全流程进行数字监控。(河北日报资料片)
深化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持续推进评标专家“盲抽”、评标专家“盲评”、远程异地评标、分散评标、招标投标全程网办,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对评标的干扰。
持续打破市场准入壁垒,
——信心来自创新驱动。
研发投入越多,减税越多。
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233个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有146项,占比62.7%。
省科技厅首批立项支持建设6家示范特色鲜明、引领性突出、产业支撑作用强的河北省科技成果中试示范平台。6家中试示范平台已开展各类中试服务过万项,推动近60项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孵化和催生新企业30家。
当前外部环境发生诸多变化,经济运行面临压力,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对此,郭晓杰认为,目前的困难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爬坡过坎、迈向高质量必然直面的考验。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加密政策、加大力度,连续打出“组合拳”。针对经济运行特别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系列政策、改革举措更精准、更聚焦。
“两重”政策有力支撑了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两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销量持续增长。今年11月,河北省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49%,创今年最高,显示经济循环不断加快,企业内需潜力有效激发,物流供需两端持续优化。
进一步稳住外贸基本盘,真金白银支持外贸企业。今年1至10月,
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做好民营企业的坚强后盾。
充分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郭晓杰建议,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考虑各类经营主体特点,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切实弥合政策落实中的“温差”“时差”“落差”,让更多经营主体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原标题:截至今年11月底,河北经营主体总量达887.20万户
编辑:胡苏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