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今年以来,石柱县行政服务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探索围绕“三个重点”、深化“三项改革”、抓好“三个创新”“三个三”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实现了利企便民。
围绕“三个重点”建立便捷高效“新阵地”
石柱县行政服务中心围绕“建立一套完整标准体系、组建一支廉洁高效队伍、打造一个便捷规范场所”三个重点工作,建立了一套涵盖通用基础标准、政务服务保障标准、政务服务提供标准、岗位标准4个板块标准体系,整个体系有110项标准,其中涉及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等国家标准8项、自编标准102项(建设领域标准5项)。
围绕优质队伍建设,石柱县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三清三亮三比三用一满意”(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材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次清,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服务、比效能、比业绩,用好微笑服务、用好礼貌用语、用好少数民族办事习惯,提高群众满意度)评比活动,积极营造“赶帮超”良好氛围,大力推行零材料办理、容缺受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免费邮寄服务等便民服务。同时,服务大厅还按照政务服务事项、流程、服务、场地、评价“五位一体”标准化建设,结合“一窗综办”改革对窗口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调整,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7个,专业领域综合窗口13个,逐步整合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一个整洁、靓丽、智能、温馨的服务场所。
深化“三项改革”点燃数字提速“新引擎”
石柱县行政服务中心持续聚焦“一次办、一窗办、数字办”三项改革内容,通过打通部门内部系统,在线获取电子证照,部门联审联办等多种方式,减少办事环节168个,全面提升办事质效。有效承接市上和发布县级“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共计80余个,近年来,累计开展“一件事一次办”业务1.2万余次。全面贯彻落实市上关于“一窗综办”相关要求,按照事项应上尽上、渠道一网通达、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要求,召集相关部门对服务事项纳入“一窗综办”进行逐个分析研判,将涉及31个部门831项事项纳入“一窗综办”进行无差别受理。近年来,累计开展“一窗综办”业务办理24978件。
深化“渝快码”推广应用,推动电子证照跨部门互通互认,在综合服务窗口推行“扫码办”应用,实现办事群众“亮码即认证”免提交资料。梳理各科室核心业务,完善拆解图、构架图,完成IRS、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中数据编目、应用编目,及时领取业务事项和归集数据,完善数字化应用管理系统,完成2条核心业务、6条一级业务、10条二级业务、75条业务事项系统编目。
抓好“三个创新”构建营商环境“新篇章”
石柱县行政服务中心深入推进“一项一档服务项目建设、开设专窗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多措并举助推服务便民利企”三个创新举措,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建设单位办理的项目建立审批服务档案,每个项目明确一位“管家”,按流程时间节点跟踪回访项目办理进度,严格打表办理时间,做到项目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工作有人推,协助解决审批服务中存在的“疑难杂症”。2024年累计为全县98个重点项目建立了审批服务档案。在石柱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开设服务企业专窗,由发改委和工商联工作人员按照“收集—交办—办理—回访”流程为企业开展“代帮办”服务。对外开通企业服务24小时热线电话,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政策解释、预约服务。
近年来,企业服务专区累计开展“代帮办”167次、预约服务600余次、政策咨询及解释2万余次,解决企业实际存在困难和问题39个。扎实开展靠前服务,召集8个工程建设涉及单位组建靠前服务专班,针对企业或项目开展靠前服务,在企业或项目进入审批环节前,靠前服务专班就主动与业主对接,为其送政策上门、具体业务指导,为快速开展审批服务创造条件,推动审批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原标题:石柱:探索实践“三个三”工作体系 政务服务持续优化
编辑:岑欣颖 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