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驯化”,不应止于乐子 反向驯化 年轻人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
创始人
2025-07-11 00:10:41
0

最近,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哭穷省钱”秘籍。据说,在评论区不断留言“我好穷”“买不起”,或者多说几次“我要9毛9的咖啡”,刷新一下,有时竟能心想事成。有人说,在评论区留言“这个软件爱‘杀熟’,我要把你卸载”,删除几天后再安装,从未有过的优惠就会蹦出来。还有博主言之凿凿道,靠着这些“土办法”,原本4000元的机票能省下近一半的价格。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对着手机打造自己价格敏感的人设,大数据就能“听劝”吗?有媒体援引专家的话说,在软件算法彻底公布前,我们很难靠逆向工程的方式分析出真正的算法逻辑。个别案例或许存在“撞大运”成功的情况,但实践的人多了,软件也会优化和调整算法。毕竟在算法高度发达的今天,分析出是否存在“反向驯化”,也在技术的能力范围之内。

有人看乐子,有人学“技术”,热热闹闹的反向驯化像一则“偏方”,未必是上上策,却暴露出“大数据杀熟”的真问题。同等距离,价格更贵的手机打车费用更高;一起消费,“游客”反而比会员价更低;都是参加电商平台活动,别人的红包总比我的要大……类似的“价格歧视”,很多人都遇到过,相关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面对令人迷惑的商家促销逻辑、算法底层思路,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被不断消磨,最终对算法和大数据“累觉不爱”。

今天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回到过去没有算法、大数据的时候。但也要看到,当“momo”“神经蛙”等匿名昵称占领社交平台,当拿到手机后关闭精准定位、广告推荐成为不少人的自觉,其实折射出的正是消费者媒介素养的提升,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作为数据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开始积极寻求改变。这也饱含了全社会对更加良善的技术前景的呼唤——既能提供精准、即时的便利与舒适,又能克服过度刺探隐私、持续“监听”“暗算”带来的不良后果。

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作为一个有着较高技术门槛和直接社会影响的课题,如何让政策落到实处、让问题长效解决,需要奖惩分明的持续监管,更离不开企业组织的严格自律。也有人建言,大数据迭代如此迅速,不妨用大数据监督大数据,用好算法治理坏算法,让“大数据杀熟”暴露到阳光下,“用魔法打败魔法”。

往根上说,“反向驯化”这个词本身,恐怕就有问题。所谓技术向善,就应该包括这样的判断:技术永远是人的工具。是人驯化技术,而不是技术驯化人。因此,技术对人的驯化,才是真正的反向,这也是值得我们警醒的问题。

编辑:康磊    责编:龙春晖     审核:王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比特币“疯涨”!特朗普再添一把... 一路“疯涨”过后,5月21日,比特币重回70000美元,当日最高价格达到716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
巫溪小伙迎娶高颜值斐济新娘,婚... 近日,以"巫溪文峰小伙迎娶斐济高颜值新娘"为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8月27日,发布视频的婚礼化妆师...
原创 清... 林烨,一个清华毕业的天才,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投身导弹研发,甚至把导弹对准了曾经的祖国中国。这个选择...
原创 马... 据报道,在2025年这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份,美国政坛与情报界掀起了层层波澜,而这一切,都与特...
所有人都在讨论的“DeepSe... 当地时间1月27日,纳斯达克股指出现3%下跌,原因是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模型引发美国投资...
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出租车司... 近日,一位女生在塞尔维亚旅游时打车,不料出租车司机得知女生是中国人后,全程表达对中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