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利用本地人才和技术促进与社会的联动和可持续发展?近日,第五届亚太高校与社会合作联盟峰会在重庆举行,来自马来西亚、文莱、泰国等亚太地区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以“未来已来:以经济、技术和创新联通世界”为主题,展开交流探讨。该峰会每三年举办一次,这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
亚太高校与社会合作联盟(APUCEN)由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于2010年与来自三个国家的25所大学共同发起,是一个由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合作联盟,致力于以积极主动、包容和全面的方式促进高校与社会的合作交流。联盟与企业、各组织和政府机构紧密合作,旨在更好的在亚太地区开展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合作。截至目前,联盟已囊括全世界横跨不同地区的21个国家106个会员,其中绝大部分为高等院校。
本次峰会通过主题演讲、小组讨论以及互动会议等活动,为中外教育工作者及各界代表搭建分享经验、交流合作的平台。此次峰会还邀请了马来西亚驻昆明总领事默罕默德·阿克玛,马来西亚国家科学院原院长、现任国际医科大学校长阿斯玛·伊斯梅尔院士、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校长拿督艾哈迈德·法汉·莫哈末·萨杜拉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区域培训中心负责人、马来西亚伊斯兰理科大学副校长马哈赞·阿卜杜勒·穆塔利布教授,亚太高校与社会合作联盟执行主任拿督陈思憓教授参加并做会议主旨发言。
峰会开幕式当天,亚太高校与社会合作联盟中国中心在渝成立。亚太高校与社会合作联盟中国中心主任胡文静表示,通过利用亚太高校与社会合作联盟高等院校成员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资源优势,亚太高校与社会合作联盟中国中心未来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推动重庆与亚太地区尤其是东盟地区的经贸、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编辑:饶治美 责编:林祺,周尚斗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