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
7月7日起,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生效,重点强化高频交易监管,明确交易报告、行为规范及深股通管理细则。新规要求程序化交易投资者需提前报告账户、策略等信息,高频交易需额外缴纳流量费并接受更严格监控。此举旨在防范市场波动风险,提升交易透明度,预计影响量化私募等机构的策略调整。
【工商银行系统升级暂停部分业务】
7月12日至13日,工商银行进行核心系统升级,期间暂停微信银行、企业网银证书下载、全球金融服务等业务。此次升级旨在优化跨境支付、智能风控等功能,为下半年推出数字人民币钱包及跨境理财通服务奠定基础。
【国资委明确央企品牌建设目标】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意见,提出到2030年中央企业品牌价值大幅提升,涌现一批全球知名品牌;到2035年形成一批享誉全球的卓越品牌。政策将推动银行、能源等央企加大品牌投入,例如工商银行计划年内发布ESG品牌白皮书。
【银行板块受资金迁移逻辑驱动走强】
本周银行股持续活跃,四大行股价再创新高。尽管一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2%,但ROE仍维持10%以上,叠加高股息率(平均5.2%),吸引险资、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增持。机构预测,下半年信贷投放加速将支撑业绩回暖。
【首批科创债ETF集中发行】
7月7日,富国、华夏等10家公募发行首批科创债ETF,单日募集规模超200亿元。产品聚焦科技创新领域企业债,最低持仓AAA级债券比例不低于80%,为投资者提供低波动、高流动性的固收+配置工具。
【央行副行长将解读上半年金融数据】
国务院新闻办定于7月14日下午3点举行发布会,央行副行长邹澜将介绍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并答记者问。市场关注重点包括社融规模、信贷结构及LPR改革进展,预计将释放下半年货币政策导向信号。
【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意见出台】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消费信贷政策、降低首付比例、扩大汽车金融渗透率等20条措施。政策将推动银行加大消费贷投放,例如招商银行计划年内新增1000亿元消费信贷额度。
【又一银行App下架,直销银行渐“退场”】
近期,江西银行宣布将“金e融”直销银行App功能迁移至“江西银行”App,并从2025年5月30日起下架该App。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已陆续将直销银行服务迁移至手机银行App。直销银行曾被视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但因功能与手机银行重叠、定位模糊等原因逐渐退潮。目前仅剩十余家仍在运营。专家指出,直销银行的退场反映了银行业从渠道扩张转向生态深耕的趋势,未来银行需结合自身特色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袁东宁接受审查调查】
据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纪委、六盘水市纪委监委消息: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袁东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纪委纪律审查和六盘水市监委监察调查。
【这家直销银行被罚425万元,开业三年连续亏损】
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收到开业以来的首张罚单,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罚款425万元,相关负责人也被处罚。该行成立三年来业绩持续亏损,2024年总资产、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均出现下滑,净亏损扩大至4.15亿元。同时,不良率上升至6.66%,资产质量下降明显。银行表示已对相关问题完成整改,并将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
【湖南“养老贷”紧急叫停】
近日,湖南地区多家农商行推出的“养老贷”业务在引发市场热议后紧急叫停。该产品旨在帮助城乡居民通过银行贷款补缴养老保险,提升未来养老金水平,曾被视为普惠金融的创新尝试。然而,上线不足两个月,湖南省农信联社于7月10日下发通知,要求辖内机构暂停办理“养老贷”并撤下相关宣传。争议焦点在于产品合规性。根据《个人贷款管理办法》,贷款用途需明确且符合政策,但“养老贷”性质模糊,是否属于个人消费贷款存在争议。此外,产品期限长达15年,与现行个人消费贷款期限规定冲突。专家指出,尽管“养老贷”有助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但需明确监管框架,防范代际债务风险。此次叫停或为金融创新与合规边界的再平衡,未来政策调整方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