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绝非普通感冒。作为全球每年导致29万~65万人死亡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值得让每个人都提高警惕。本期邀请到了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严俊为大家科普关于流感的8个真相。
流感≠重感冒
普通感冒:症状温和,以鼻塞、喷嚏为主,病程5~7天。
流感:突发高热(39℃~40℃)、全身酸痛、乏力明显,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病毒传播的隐秘通道
1.气溶胶传播:患者咳嗽产生的微小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
2.接触传播:病毒在光滑表面存活达48小时(如手机屏幕、电梯按钮等)。
3.超级传播者:20%患者传播80%的病毒。
疫苗的科技进化
四价疫苗:覆盖两种甲型和两种乙型毒株。
重组蛋白疫苗:适用于鸡蛋过敏者。
鼻喷减毒活疫苗:3~17岁儿童专用。
每年疫苗有效率约40%~60%,但能使重症风险降低80%。
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
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在流感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可缩短病程1~3天,降低住院风险40%,减少家庭传播风险30%。
高危人群要特别警惕
孕妇:感染后住院风险增加3倍;
5岁以下儿童:占流感相关住院病例的50%;
65岁以上老人: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7倍;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及免疫缺陷者等):每三名流感重症患者中就有一位是慢性病患者。
高危人群或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1.持续高热超过3天;
2.呼吸困难/胸痛;
3.意识模糊/抽搐;
4.尿量明显减少;
5.皮肤出现瘀斑。
自我防护“三件套”
1.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环境消毒,保证室内通风。
3.增强免疫: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
破除常见误区
误区1:流感扛一扛就过去了。
真相: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
误区2:喝板蓝根能预防流感。
真相:尚无证据证明中成药可预防流感。
误区3:去年打过疫苗,今年不用再打。
真相:流感病毒每年变异,每年都需重新接种。
特别提醒: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流行高峰,南方可能出现夏季小高峰。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免疫力评估,慢性病患者应提前制定流感应急预案。
及时接种疫苗、做好防护措施、科学认知疾病,是应对流感最有效的三重保障。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可及时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专家介绍》》》
严俊: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感染性呼吸、感染性消化疾病的诊治,对结核、HIV、感染性肝病、寄生虫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殊病原学感染、感染性疾病合并慢性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合并慢性疾病的管理
特约门诊(除节假日):周二、周四08:00~12:00
原标题:别让“伪装成感冒的杀手”威胁健康——关于流感,我们需要知道的八个真相
编辑:周晋羽 责编:王峻 审核:罗军
上一篇:亚冬会今晚开幕 “打出溜滑”从古至今都是个技术活儿 亚冬会速滑比赛完整版 亚冬会开幕几小时
下一篇:3年前承包陕西泾阳县嵯峨山文旅项目,667万工程款仅要回100万? 泾阳嵯峨山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陕西省泾阳县嵯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