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在荣昌区仁义镇瑶山社区的傲蕾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稻田内,负责人龙长江和工人们一大早就已经忙碌起来。
只见龙长江和工人们身穿防水服,头戴探照灯,穿梭于稻田内,正在进行新年的第一批捕虾作业。
取笼结、收虾笼……在工人们一番娴熟的操作下,水花四溅,一只只壳红、身白、头大、尾宽的鲜活小龙虾便随着笼网跃出了水面。随后,工人们挥舞臂膀用力一抖,小龙虾便纷纷滚落入箱中。
“这虾个头大,壳的软硬刚刚好,肉质饱满,肯定好吃。”工人廖维珍随手拎起一只刚刚捕捞上来的小龙虾,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这个品次的首批龙虾能卖个不错的价格。”
接着廖维珍的话,龙长江一边和工人们蹲在装满小龙虾的箱子旁,手指翻飞分拣小龙虾,一边向记者介绍拣虾的情况。
“这只是初步分拣,大虾中虾分拣到一起,等下拿到基地内再用分拣机进行精分拣。分拣出来的虾苗要立马放回田中,一个月后虾苗就能长成商品虾。”
“去年秋季放苗,今年春节前收获,这个时间的龙虾主打一个‘季节差’,该时间段的销售供不应求。”龙长江接着说道。
为了能够养殖出好品质的小龙虾,自去年8月以来,龙长江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白天戴着遮阳帽,穿梭在养殖基地,搭配饲料、调节水质、消毒除草;晚上带着电筒,在田埂上巡塘,察看小龙虾的生长状况。
如今,龙长江养殖的300多亩小龙虾已经达到上市标准,抢先占领春节市场,丰富市民的餐桌。
“我们的龙虾分为了大中小三个档次,大的达到28克至30克,中的20多克,小的12克至15 克,价格在30元至50元不等,目前日收300斤,主要发往浙江、上海等地。”龙长江介绍。
去年以来,在龙长江的带领下,合作发展稻虾养殖1100余亩,通过绿色生态、稳粮增收的产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得稻因渔而优,渔因稻而肥,达到互补互利的成效。
“预计今年合作社年产量达40万斤,年产值达300余万元。”龙长江看着一箱箱整装打包即将发出的小龙虾,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接下来,我将继续坚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农产品质量、扩大养殖规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面对未来,他信心满满。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编辑:鄢芮 责编:郭承斌 审核: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