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广电-第1眼消息,孩子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日,重庆市教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工作通知,将在全市中小学食堂建立“三同三公开”制度。观察这个制度,发现其中既有前瞻性,又有创新性。
“三同”,指的是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从这里可以看出对公平性的保障。而“三公开”,则是公开采购、公开带量食谱、公开加工过程。这里可以看出的是对透明度的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出台这项制度之前,通过前期的试点运行,在经验积累中不断改进创新。比如从学校领导“陪餐”,转变为“师生共餐”,不仅体现出平等理念,还通过教职工的深度参与,形成由内部到外部的监督合力,构建起了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
还比如食材从采购到上桌,通过数字化对全流程进行监管,确保每一步都公开透明,压缩了人为干预的余地,确保每一分伙食费用到实处,有效防范食材以次充好、资金挪用等问题,减少腐败滋生的空间。
在吃得健康这个问题上,要求中小学运用膳食分析平台或软件,结合当地食材供应情况,制定品种丰富、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带量食谱。
重庆的“三同三公开”制度,对准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不断打捞民意,数字重庆建设赋能,将食品安全与廉政建设、教育公平有机结合。守护好师生们“舌尖上的安全”,才能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浩然 王欢 支润蕾 宋臣诚 陈力
原标题:第1观察丨重庆中小学食堂管理制度 究竟有啥新意?
编辑:夏洪玲 责编:李奇 审核:阮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