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个一百”实践活动贫困曙光探行者团队,深入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更修村,对当地通过大棚种植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以实现脱贫致富的实践进行了全面考察。
榆社县更修村地处太行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生活贫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结合更修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将现代化大棚种植主导产业,引导村民脱贫致富。
贫困曙光探行者团队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得知,在大棚种植方面,政府通过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在更修村建设了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引入一系列现代化种植技术及器械。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目标,打造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队员们在向村委会了解完毕后,紧接着还对数名种植大棚的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在村民们的热情招待下实地参观了大棚种植园,并帮助村民们参与了部分劳作。过去一直靠传统种植维持生计的村民们,收入微薄。而在政府的引导下,他们参与了大棚种植项目。通过参加技术培训,掌握了蔬菜种植的新技术,如今的大棚蔬菜产量高、品质好。
此外,队员们还了解到,为了解决村民的技术难题,村里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从选种、育苗、栽培到病虫害防治,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同时,积极与市场对接,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难题。这一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回报,更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本次在榆社县更修村的考察,队员们深受触动,见证了脱贫攻坚征程中一段振奋人心的奋斗篇章。看到大棚里鲜嫩的蔬果、养殖场中健壮的牛羊,真切感受到脱贫成果的来之不易。这次实践也让他们认识到,知识与行动结合的力量,未来定将所见所学化作助力乡村发展的动力,用青春汗水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文 / 李东臻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