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一年间|全国政协委员黄伟:推动民生温度与精准建言“双向奔赴” 政协委员报到建言献策认真履职 黄伟暖心事迹
创始人
2025-07-19 11:41:55
0

开栏语: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即将赴京参会。代表委员有怎样的履职故事?今年将带去哪些“民意”?

2月21日起,上游新闻推出“履职一年间”系列报道,通过代表委员的履职点滴,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黄伟格外忙碌,穿梭在手术台、办公室和履职调研现场之间。

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他都会留在办公室,逐字推敲将要带上全国两会的提案——从病历本上的临床数据到基层养老调研笔记,这位“医生委员”的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档记录着民生温度与精准建言的“双向奔赴”。

提案落地 骨质疏松症被纳入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体系

去年,国家卫健委的一纸复函让黄伟倍感振奋——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关于促进新时代骨骼强健工程建设,助力健康中国的提案被正式采纳,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纳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

“骨质疏松虽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重视它。”黄伟说,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患病率很高,危害性极大。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升高,骨骼问题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重要健康问题。

“不要小看这个疾病,它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黄伟说,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其中,髋部骨折是致死率最高的类型,因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正是因为对骨质疏松的危害非常了解,所以去年全国两会黄伟提交了关于促进新时代骨骼强健工程建设的相关提案,建议将骨质疏松症筛查和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骨质疏松症纳入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体系,以提高治疗率、知晓率、诊断率。

如今,黄伟提案中的建议变为了一条条落地的举措,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起这个“静悄悄的流行病”。“被纳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后,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开始正视骨质疏松的危害,这对我们的预防和治疗都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黄伟说,希望下一步能逐渐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纳入慢病管理系统,更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多方调研 破解养老“最后一米”难题

“去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关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这个话题。”黄伟告诉记者,关注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日常工作中自己接触的病人多为老人,也真切地看到了一些养老的“困局”。

“人口老龄化加剧与经济社会要素交织,形成不断深化的老龄化社会态势,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加迫切且艰巨。”黄伟表示,在调研中发现,传统机构养老模式面临床位供给不足、服务成本高等问题,而居家养老又存在专业服务缺失、“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都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养老不是建多少张床位,而是需要一种创新模式。”翻开黄伟的履职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在调研中的见闻:有的社区开始采用AI营养配餐系统,根据老人健康数据定制餐食;有的社区与医院合作,让失能老人足不出户享受三甲医院护理……这些碎片化探索,最终都凝聚到他今年将提交的关于“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中。

黄伟表示,通过建立新型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能够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关注 促进智慧医疗建设

梳理黄伟历年来的提案会发现,大部分都和“人民健康”有关,今年也不例外。

“最近,人工智能异常火爆,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很多病人都问我,医疗领域如何搭上这个东风。”黄伟表示,日常工作中,自己也在思考智慧医疗建设的相关问题。

在黄伟看来,当前医疗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快速的智能化变革。“互联网+医疗”能够突破诊疗时空限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是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有效手段。

例如,手术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高精度、微创性等优势,协助医生突破人手的极限,实现“复杂手术简单化、简单手术标准化”。“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辅助工具转变为医疗服务的‘基础设施’,在医疗数据处理、辅助诊断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黄伟认为,智能医学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推动医疗行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迈进,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鉴于此,今年,黄伟将带着自己对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的相关思考赴全国两会。

黄伟认为,要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医疗”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开展并推广远程诊疗、远程患者监护、慢病管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术前规划、术后监测、药物依从性监测、风险预警等全流程智慧医疗技术。“希望通过系统性改革,构建全域协同、普惠精准的智慧医疗生态,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促进人民健康。”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摄影 甘侠义 任君 实习生 秦伊宸

编辑:陈璐    责编:孙琼英,吴忠兰     审核:阮鹏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比特币“疯涨”!特朗普再添一把... 一路“疯涨”过后,5月21日,比特币重回70000美元,当日最高价格达到716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
所有人都在讨论的“DeepSe... 当地时间1月27日,纳斯达克股指出现3%下跌,原因是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模型引发美国投资...
赵露思关闭微博账号!工作室:突... 九派新闻消息,12月27日,#赵露思坐轮椅#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相关话题引发热议。27日下午,赵露...
短短两个月,103名投资人损失... 何某等人开发了一个 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然而,在该平台安全审计通过后 他们却上线运行了另一套...
24岁女舞蹈老师骑电动车直行,... 大风新闻消息,3月8日,24岁的她头戴亮蓝色头盔,骑电动车去舞蹈班代课。可她的学生再也见不到她了。网...
图说丨夏秋花粉过敏几多愁?恰似... 编辑:封雪 责编:李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