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3月6日,重庆市南岸区人才发展促进会举行成立大会。这标志着该区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人才工作体系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会上,南岸区还发布了《2025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上游新闻记者获悉,154家用人单位的498个优质岗位急需紧缺人才1022名,开出的平均年薪达18.5万元。
构建起人才工作新格局
当天,会议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领导班子,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入选人才李先广当选名誉会长,重庆会凌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当选轮值会长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单位当选副会长单位。
为何要成立南岸区人才发展促进会?南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协会旨在凝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服务窗口,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协会的成立还完善了南岸区人才工作体系,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生动实践。
该负责人称,近年来,南岸区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数据不会说谎,南岸区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上硕果累累。从科技创新前沿到高质量发展实践,处处闪耀着人才的身影,处处凝结着人才的智慧和汗水。
在迭代塑新人才政策方面,区级人才累计达到418名,为172名人才兑现入职奖励、安家补贴等支持措施332万余元;在创新人才引育举措方面,引进领军人才团队17个、科研人员超100名、青年科技人才2200余名;在推动产才双向赋能方面,孵化优质校友企业65家,集聚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9个、科技型企业73家,带动全区新增科技型企业245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质人才高频服务方面,南岸区扩充人才服务事项至73项,配备人才服务专员235名,累计发放新重庆人才卡480张,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医疗、旅游出行等服务10250次。
498个岗位急需紧缺人才1022名
新发布的《2025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是该区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对全区用人单位开展了深入调研、系统摸排,共收集到167家单位的岗位信息。经过筛选,最终录入154家单位的498个岗位、1022名人才需求。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覆盖领域更广、人才需求更旺、吸引能力更强,无论是在岗位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提升。
本次收录的用人单位中,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金融等重点领域企业占据主导地位,41家单位共有招聘需求403名,实现了重点产业全覆盖;本次收集的岗位信息中,科研类、工程师类岗位需求尤为突出,分别为259名和217名,接近总需求的一半。
其中,硕士以上人才需求占比达41%,博士需求更是达到246名,较去年增长65%,充分反映出南岸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升级;针对延揽急需紧缺人才所表现的企业诚意来看,各用人单位共提供优质紧缺岗位498个,较去年增长69%,薪酬待遇也稳步提升,最高年薪达80万元,平均年薪达18.5万元。
2023年以来,南岸区坚持每年编制发布《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和《年度人才招引活动计划》,已累计发布优质岗位400余个、人才需求2000余名,前后组织100余家用人单位赴西安、成都、广州等地和市内重点高校开展专场引才,直接引进人才千余名,带动实现人才净流入超1万名,推动全区人才总量突破21万人,受到了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广泛好评。
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通讯员 倪萌 摄影
编辑:陈晓 责编:张小驹 审核:王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