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要坚决抵制“饭圈文化”对体育的侵蚀和破坏,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此前,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也在接受采访时点名三类畸形饭圈文化。
“饭圈”的风因何吹进体育?
专家介绍,始于娱乐圈的“饭圈文化”一般指粉丝们自发组建的一种强凝聚力、强系统性的组织,体现在有一整套运作系统,具有强大组织运营能力,流量与“饭圈”高度绑定,成为一种商业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孙麒麟表示,“饭圈文化”进入体育圈,一方面说明大量的观众喜欢热爱这项运动,愿意投入其中,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及优秀运动员受到粉丝追捧。但同时,对一些偏离体育运动本身,过度追求娱乐,盲目追逐流量的畸形“饭圈文化”,孙麒麟表示担忧,“为了博流量、找商机、吸引眼球,有的饭圈会夸大其词、胡编乱造、无中生有、挑拨离间、制造对立情绪,这些行为给体育事业带来危害。”
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向体育领域蔓延和渗透的现象愈演愈烈,“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行为严重背离了体育的初衷,扭曲了体育精神、消解了体育价值、弱化了体育功能,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明星运动员等体育界人士反感畸形“饭圈文化”
国家体育总局表示,越来越多案例说明,畸形“饭圈文化”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运动队为国争光能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
2023年12月9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男子500米决赛,中国选手刘少昂(右)和林孝埈(左)在比赛中。林孝埈因犯规被取消成绩,刘少昂获得第四名。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短道速滑一线队教练李野是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曾参加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2023年年底的短道速滑世界杯,李野作为地方队教练在现场观摩,在男子500米决赛中,处于第二位的林孝埈在试图超越时与领先的刘少昂发生碰撞,随后看台上传来谩骂和主教练下课的声音。“这会影响运动员的心态和临场发挥时的判断,进而影响到成绩。其实短道速滑发生碰撞是正常现象,当时觉得那些人可能对项目竞技规则不太了解。”
2023年短道速滑世界杯碰撞事件后,网络出现不少谩骂言论。林孝埈本人随即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表示一些网络言论严重影响了自己及队友、教练的训练和生活,对此感到“很气愤很难过”,并强调“个别人不要假借喜欢我的名义去谩骂其他人”。
2023年11月22日,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多哈世锦赛选拔赛,图为全红婵在女子单人10米台比赛后。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10米台决赛中,陈芋汐夺冠,全红婵获得亚军。现场一位粉丝在看台上大吼“裁判不公”,认为全红婵被“压分”。全红婵被该粉丝的言行震惊,当场无奈叹气并劝告对方。但赛后网络上仍出现较多质疑“裁判不公”“故意压分”的舆论,甚至出现了对冠军陈芋汐的攻击和谩骂。
奥运冠军何冲随后在社交媒体公开发声,对此表示忧虑,呼吁粉丝理性看待。他认为这种过度情感化的思维与言行十分危险,对运动员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男乒运动员樊振东和王楚钦、中国女篮球员杨舒予、羽毛球世界冠军陈雨菲等都曾深受被跟踪、偷拍等畸形“饭圈”行为困扰,并纷纷发声自己“不喜欢”。
跟踪、引战、人身攻击
刘国梁点名三类畸形饭圈文化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对于畸形饭圈文化,坚决抵制、严厉打击,我和中国乒乓球队支持严惩畸形饭圈文化。畸形饭圈文化对运动队和运动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刘国梁表示,畸形饭圈文化的以下三类情况,应成为严厉打击的目标:
第一,采取驻地蹲守、代拍、机场围堵、跟踪、骚扰球员的方式,对球员造成了巨大影响;第二,部分网络大V、自媒体长期恶意造谣、污蔑诽谤、捧一踩一、引战引流,从而收割流量;第三,赛场上一些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球员人身攻击,和一些不尊重的行为。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更大力度,准确辨别、甄别这些畸形饭圈文化,对于社会各界,特别是乒乓球界带来的影响和困扰。因为这些不实言论,对于运动员身心,长期造成了影响。特别是,一些恶意破坏、挑拨的行为,影响了运动员、教练员和球队之间的团结。以及对于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自身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困扰。
刘国梁呼吁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对在网络上蓄意煽动球迷情绪、制造对立,从而收割流量,形成利益链的恶劣行为予以严惩,“能够真正对这些恶性挑拨,甚至破坏中国乒乓球队发展及团结的这些群体,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真正维持网络清朗空间,能够让大家安心看球、让球员专心比赛,让一切都回归健康可持续发展。”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针对“饭圈”乱象建言发声。
全国政协委员、奥运冠军杨扬、陶璐娜均表示,运动员通常也是青少年,应加强对包括运动员在内的青少年的正确引导,努力培养真正热爱体育运动的粉丝。杨扬表示,畸形“饭圈”与真正的粉丝是两回事,我们要去培养更多真正热爱体育的粉丝,能够把体育精神作为价值坐标,带动更多人热爱和参与体育运动。陶璐娜表示,管理者应该更多帮助运动员分析利弊,帮助运动员提升认知水平,从而更加明确什么才是运动员最应该做的,而不是靠炒作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杨扬(视觉中国资料图)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厉彦虎认为,要引导优秀运动员讲好冠军故事,帮助青少年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懂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在中华体育精神的滋养中健康成长。“体育是最好的教育,要通过讲好冠军故事,激励青少年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培养更加强大的心理素质。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正面引导,维护体育的纯粹和体育精神,加强对‘饭圈’乱象的整治和监督,弘扬体育正能量。”厉彦虎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单县第一中学副校长樊董伟则认为,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长、学校、社会应给予引导和帮助,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广大学生朝气蓬勃、追逐梦想。作为体育教师出身的学校管理者,樊董伟在日常工作中格外注重挖掘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取得成绩付出的努力,运动员在赛场内外展现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相比于对运动员个人生活的过分关注,我们认为这些更能体现体育的价值,也更有意义。”
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体育报、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高鑫 责编:吴忠兰 审核:阮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