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单来说,就是心脏无法有效地向身体提供足够的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舒张功能)和(或)射血能力(收缩功能)受损,产生以呼吸困难等表现的临床症状和(或)水肿等体征。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由心脏疾病逐渐发展而来,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易疲劳,浮肿(尤其是脚踝和小腿凹陷性水肿),心率或心律异常,睡眠困难(特别是平躺时呼吸困难),腹胀、呕吐或食欲减退,出现记忆和注意力问题等。
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因素
某些疾病和不良习惯可能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吸烟、长期过量饮酒或使用毒品等。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疗法和手术干预。
生活方式的调整:生活习惯的改变,如戒烟,避免饮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药物疗法:包括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
手术干预:针对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发疾病进行干预,如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实施冠脉介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能需要瓣膜置换等手术,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疾病,需要患者和医疗团队之间的合作进行长期监测和管理。改变生活方式、按时服药和定期接受医疗评估是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应定期接受医疗检查,与医疗团队保持紧密的沟通,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简介》》》
梁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及冠心病介入治疗,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厅局级课题5项。(资讯)
(文/梁鹏)
原标题:重医附属大足医院梁鹏: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应对与管理
编辑:向娇 责编:王峻 审核:赵蕾
上一篇:把“火车”搬进家 重庆小伙“复刻”铁道时光 把火车搬到家里 把火车装进房子了
下一篇:和政府打交道要喝酒吗?在杭东北创业者:真不用!浙江人酒量普遍不咋地 和政府打交道要喝酒吗?在杭东北创业者:真不用!浙江人酒量普遍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