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啄木鸟平台商家高价维修乱象。对此,不少网友都表示曾遭遇过“维修刺客”。没有故障制造故障也要修,零件没有坏弄坏也要换,维修领域的这些乱象,堪称行业痼疾。
家电出现故障,在网络平台上找人上门维修,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性操作。但正如此次事件所示,这样的方式看似便利,但对应的一些风险却不容低估。这次曝光中,一位客户水龙头没打开,导致洗衣机无法进水,师傅上门打开了洗衣机的水龙头,收费100多元;燃气灶没电,客户更换电池后没拿掉电池帽,给客户更换成本20元左右的点火器,再将电池帽拿掉,收费250多元。小病大修、无病乱修,维修师傅想方设法提高收费,沦为“维修刺客”,严重危害了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通过平台预约来的维修人员,最终却发现全是套路,平台当然难辞其咎。据报道,有的平台不但放任维修人员信口开河、漫天要价,甚至会要求维修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尽可能提高收费。维修师傅和平台沆瀣一气,互相唱着“双簧”坑消费者,面对这样一种行业生态,到底如何彻底改变,迫切需要更多的治理规范。
对此,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审视平台的失责行为,严加监管和治理。对乱象频出的平台,当拿出铁腕举措,如定期公布表现不好的平台名单,增加曝光度,建立行业黑名单,倒逼其落实主体责任、修补管理漏洞,主动维护消费者权益。维修平台不能只顾“钱袋子”脏了“心眼子”,应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手段赋能,来提升维修服务水平,保持收费价格透明,进而获取更多客户,赢得更大利润。消费者遭遇“维修刺客”,也要勇敢地大声说“不”,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维权,让耍套路的“刺客”付出代价。
维修乱象的曝光,是家庭服务行业野蛮生长的缩影。当“便利”沦为欺诈的遮羞布,当“平台经济”异化为收割工具,唯有依靠监管铁腕、行业自律与消费者觉醒多重合力予以应对。只有各方合力对“维修刺客”进行规范与约束,才能理顺维修师傅、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服务关系,重建信任感,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