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2025,中国商业航天的IPO大年。
民营火箭与卫星载荷赛道,第一次出现“排队 IPO”的景象。
今年6月18日,证监会一纸《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下称《意见》),把商业航天正式纳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绿色通道”。
短短50天,三家头部企业便从文件里“走”了出来—— 7月25日,蓝箭航天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8月1日,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8月12日,中科宇航在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
由于这三家企业均处于“市值≥40亿元+ 技术领先+尚未盈利”这一范围,因此在上市时,三家都将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蓝箭航天,200亿元独角兽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实现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轨的民营公司。
据报道,蓝箭航天已累计完成至少10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70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碧桂园创投、高瓴、招银国际、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知名产业基金和VC/PE机构。其最新一轮融资发生于去年12月,是来自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战略投资。
据报道,蓝箭航天最新估值约200亿元。创始人张昌武通过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及自然人持股,合计控制14.68%股权,公司仍保持同股不同权架构。
今年7月25日,中金公司已向北京证监局报送第一期辅导工作备案报告,辅导期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
屹信航天,估值约80亿
屹信航天成立于2018年1月,是卫星通信载荷的隐形冠军,也是一家专注于微小卫星星载测控通信产品及地面测控系统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天眼查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屹信航天已经完成4轮融资。2022年3月A轮,轻舟资本、无锡高新区投控集团等投资;2022 年 12月A+轮,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投资;2023年3月B轮,金雨茂物、毅达资本、国联集团等联合入股;2023年8月B+轮,投资方包括君度投资、中明盛和、锡创投、轻舟资本等。
据媒体报道,屹信航天最新估值约为80亿元。创始人孙谦直接持股48.32%,并通过无锡屹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控制68.12%表决权。
今年8月1日,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辅导备案,民生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中科宇航,中科院“嫡系”,估值111亿元
中科宇航是由中科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核心团队与力学所联合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企业,立足于中等运载能力、太空科技探索和系列化空天飞行器的研发集成、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宇航发射服务。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中科宇航已融资8轮。投资方包括红马资本、中信聚信、越秀产业基金、国科投资、青创伯乐、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等40余家机构及员工。
据媒体报道,中科宇航最新估值约111亿元,控股股东北京鹏毅君联空间技术中心(有限合伙)持股 27.75%,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中科院力学所与其核心团队。
今年8月12日在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国泰海通证券辅导。
2025,
中国商业航天的IPO大年
2025年简直就是中国商业航天的IPO大年。政策+资本+市场三方汇聚,其中政策是点火器,资本是燃料,而市场是商业航天企业最大的舞台。
同时,蓝箭、屹信、中科宇航的密集辅导,也意味着民营航天第一次拥有了与国家队同台竞技的公开资本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