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道平,是王庄村周围遠近闻名的能人、是个尽人皆知的传奇人物。传奇就在于他虽终身残疾,却意志坚强,又有一手刻版、扎纸的绝活,不仅养活了自已,而且儿孙满堂,轰轰烈烈的大家大口呢。
幼年的卢道平腿脚不灵,不能抬脚履步。但他不因残疾自暴自弃,而是不等不靠,自想办法,解决生活岀路问题:即:双手持小平板凳或持合适木块,撑起身子,向前挪动,往稍高的地方,则一手用拐杖支撑,亦可“斜飞”到上面,解决了以双手代双脚走的问题,其他问题,都是些“雕虫小技”的小事了,在他眼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小小年纪,就要自立自强,要吃饭穿衣呀,干什么工作合适呢?按照自已的实际情况,他便学习制版、扎纸等有技术含量的话计,那样挣钱多也来的快呀。拿刻版来说吧,他能撰刻多种字样和图案,甚至各类纸币上的版面,也照 样雕刻,真伪难辫,几可乱真呢。
1947年,中共邳睢铜新工委成立,须撰刻一枚关防印章,这须要一位胆大心细、技术过硬又心向革命的人来完成,否则消息泄露革命是要遭受重大损失的,说不定还要人头落地呢!挑来检去,工委书记王习之同志拍版决定找卢道平撰刻,于是便由堡垒户王秀涯岀面,向卢讲明来意,卢一听说干这事虽冒险,但也二话没说,更未考虑风险和后果,一口答应下来,用上好的籽料,没几天便完成了任务。为邳睢铜工委开展工作助了一臂之力。为我党的地下工作做出了特殊贡献。
卢道平为人平和大度,不骄不躁、不亢不卑,对技术活更精益求精。如他对外开展的扎纸活,有口皆碑。不管扎的是车、马、牛、轿,还是人、虫、鸟、兽,件件精彩,个个优秀,样样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深受用户欢喜。为达此效果,他也是做足了工课的,为了给用户抢时间,他要先预制好各种备件,各种型制的框架、纸件、样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因此,常看到他家的屋檐下,悬挂着许多人兽身上的各种另件。他还可以根据用户须要,满足各种特殊要求。可以说只有用户想不到的,没有卢道平做不出的。因此,他的生意兴隆,收入颇丰。到谈婚论嫁的的候,竟也和常人一样,娶妻生子,儿女一大家呢,且具皆聪惠优秀,为国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在孩童时期就认识卢道平,经常从他门前经过,总能看到那些熟悉的人兽肢体部件,挺新鲜的,都知道这是扎纸匠必须的材料,並不觉得不协调而大惊小怪。后来上小学的时候,母親竟带着我去找他给理发,才知道他还有这门手艺。那时家里没钱,找他理发只要年底给点粮食就算付劳务费了。文革中除四旧,扎纸生意渗淡,他便以理发为生了,不仅在家中理,而且还理到石桥街上去了,且在街上开门挂牌,正式经营起来,于是他又变成了一位理发师。
你以为他到此就为止了吗?否!他还会阴阳八掛看风水呢。这是我以后才知道的。
上世纪末,有一次我回老家,参加一位老人的葬礼。临近中午时份,堆房屋门前,忽然用车推来一位老人,只见他从车上两手一撑,麻利地挪落到地下,又自行挪到堆房屋,我一看这不是卢道平先生来了吗。他是不认识我了,因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嘛,而他则变化不大,老模样还在的……于是我暗自思忖:就是按现在标准,这位名符其实的百家弟子,也应该是一位令人敬慕的民间艺术家。
屋子中间已摆好一桌丰盛的酒菜。他也不客气地经直坐了上去,並招呼我们一同用餐,谁有这个资格呢?他便自斟独酌起来,因为他饭后还有重任——要到湖里准备下葬的地方,看周边动静风水,打罗盘子丑定位,定东南西北方向,这些玄学的理论要在这里实践运用呢。
饭后,只见他提着装有罗盘等物的旧提包,上了手推平车,由一个小青年推着,拐过一个路口,消逝在去往北湖的土泥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