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创始人
2025-08-27 18:35:32
0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中国证券报》27日刊发文章《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文章称,近日,全市场ETF规模站上新台阶,引发市场热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全市场ETF规模首度突破5万亿元,达到5.07万亿元。规模超百亿元的ETF数量已超过100只,规模最大的超过4000亿元。

回顾ETF市场规模发展,从2004年12月第1只ETF产品问世,到如今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每个万亿元规模突破的时间不断缩短:第一个万亿元的突破花费近16年,第二个万亿元耗时近3年,第三个万亿元用时约13个月,第四个万亿元用时约7个月,此番第五个万亿元的突破仅耗时4个多月。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股票型ETF规模占大头

全市场ETF规模一路走高的背后,产品数量也从1万亿元时的366只增加至1270余只。其中,股、债ETF数量均大幅增加。

分类别看,股票型ETF占主流。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全市场1270余只ETF中接近八成是股票型ETF。规模体量达3.46万亿元,在5.07万亿元ETF总规模中占比超过68%。

股基产品中,挂钩沪深300指数的ETF规模占据绝对优势。截至8月25日,挂钩沪深300指数的ETF规模合计已超过1.1万亿元,相较于位居第二位的挂钩上证50指数的ETF规模1949亿元,几乎是断层式领先。

这一规模优势背后离不开几只大型产品的持续壮大。挂钩沪深300的ETF里,有4只ETF的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元。

包括沪深300、上证50指数在内,共有10项指数对应的ETF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元,除了商品指数SGE黄金9999外,其余9项指数均与股票市场挂钩,多为老牌宽基指数,覆盖大盘、中盘、小盘。例如,科创50、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恒生科技等,唯一的行业型指数是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

此外,跨境ETF、债券型ETF规模分别达到7537亿元、5559亿元,占比14.87%、10.96%。在跨境ETF中,规模最大的是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约754亿元;债券型ETF中,可转债ETF(511380)以613亿元的规模居首位。

马太效应显著

分产品来看,ETF产品规模马太效应显著。全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的ETF已经超过100只。“百亿俱乐部”成员合计规模占全市场ETF规模的比重已经超过70%。

其中,7只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元,主要挂钩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宽基指数。规模最大的更是达到4183亿元,为华泰柏瑞基金旗下沪深300ETF(510300)。

剔除“百亿俱乐部”成员之后,剩余1100余只ETF产品总规模不到1.3万亿元。其中,超过400只ETF规模均不足2亿元。

分公募机构来看,马太效应同样较为明显。目前共有55家基金公司(含券商资管)布局ETF产品。其中,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占据全市场ETF总规模的七成,ETF总规模的一半聚集在规模前四大的基金公司中,分别为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以8587.87亿元的ETF规模位居首位。

多重因素推动ETF规模增长

面对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的ETF大发展浪潮,产品加速上新,投资者对透明度更高、工具属性更强的ETF青睐度提升,促使资金源源不断流向ETF;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市场行情的推动,在上涨行情助力下,许多ETF产品规模水涨船高。

从数据层面来看,8月22日、8月25日,ETF市场整体净流入连续两个交易日均超百亿元,8月25日净流入进一步增至超过160亿元。

其中,券商板块ETF吸金情况亮眼。证券ETF(512880)、券商ETF(512000)8月25日净流入均超过10亿元,前者以24.23亿元位居全市场ETF首位。

多家机构表示,对后市持相对乐观态度,但提醒投资者要留意短期成交活跃度和换手率大幅提升下,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可能带来市场波动。

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认为,后市需关注波动风险,预计资金面的积极变化有望支撑市场。A股近期成交量显著放大,表明有增量资金入场。考虑到市场单日换手率上升至较高水平,需关注资金获利了结可能导致的市场波动。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对市场维持相对积极的观点。可关注人工智能(AI)、券商、高股息等方向。

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罗国庆认为,在大量公司半年报披露之际,建议关注低估值的港股非银金融标的。有业绩支撑以及相对低估值可能是当前市场投资者看重的两大条件。当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相对理财收益率仍有优势,每一次预定利率下调都可能带动负债端出现阶段性扩张,资产端在权益市场改善的大背景下,投资回报率有望继续上行,一些保险公司年内或交出较好的业绩答卷。

长城基金的基金经理刘疆表示,长期看好A股和港股投资机会。对于科技板块来说,AI推动的产业变革是长周期过程,许多细分方向有望呈现积极增长态势。例如,算力领域景气度已经率先走强,PCB、液冷等细分方向的成长性和投资机会展现。硬件场景方面,人形机器人正走向量产,未来有望改变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伏立秋后反被热晕?网友辣评:... 三伏天这个大魔王终于要挥手告别了,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汗珠子都少蹦跶了几下?没错,末伏结束了!也就意味着...
江南新材IPO定价10.54元... 日前,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江南新材”)披露了发行公告,确定主板上市发行价10...
可以一次性拔掉4颗智齿吗?医生... 医生,长痛不如短痛,我可以一次性拔除四颗智齿吗?"对于很多长了智齿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时不时地冒出这个...
im Token钱包:Coin... 这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数字钱包,在全球超 200 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超两千万用户的信赖。它致力于为用户打...
比特币“疯涨”!特朗普再添一把... 一路“疯涨”过后,5月21日,比特币重回70000美元,当日最高价格达到716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
所有人都在讨论的“DeepSe... 当地时间1月27日,纳斯达克股指出现3%下跌,原因是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模型引发美国投资...
赵露思关闭微博账号!工作室:突... 九派新闻消息,12月27日,#赵露思坐轮椅#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相关话题引发热议。27日下午,赵露...
24岁女舞蹈老师骑电动车直行,... 大风新闻消息,3月8日,24岁的她头戴亮蓝色头盔,骑电动车去舞蹈班代课。可她的学生再也见不到她了。网...
短短两个月,103名投资人损失... 何某等人开发了一个 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然而,在该平台安全审计通过后 他们却上线运行了另一套...
图说丨夏秋花粉过敏几多愁?恰似... 编辑:封雪 责编:李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