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经在中国享有声望,但不再有了。"当地时间5月2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文称,近年来,美国在华"软实力"褪色,美国文化和思想对中国人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曾经在中国受到欢迎的美国品牌在与本土品牌的竞争中节节败退。
文章提到,如今,在中国民众眼里,曾经被戏称为"更大更圆"的美国月亮,也没什么不同了。
另一家美媒《华尔街日报》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该报网站3月发文称,美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停滞不前,中国正越来越多地从美国产品转向其他国家和本土制造商的产品。
2024年3月16日,上海,华为上海南京路旗舰店。(图源:东方IC)
《华盛顿邮报》称,过去几十年,软实力曾是美国在中国"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但在最近几年,情况发生转变,随着美国的文化光彩褪色,美国在中国"失去了人心"。
比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等知名美剧曾经对中国观众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所谓的维权人士甚至把美国式"民主"视为"灯塔";上世纪90年代,有人会在麦当劳举行婚礼;上世纪来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回忆那段时光觉得自己过得像"名人"……但这些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993年6月,上海,正在工作的麦当劳服务员。(图源:视觉中国)
全球金融危机侵蚀了人们对美国经济模式的信心,美国经济衰退的说法开始被普遍认同,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和新冠疫情暴发初期该政府对中国的攻击,让中国人对美国昔日的"好感"消失殆尽。
此外,很多人看到了美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的种种缺陷,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警察暴力、政治分化和公共安全问题打碎了美国式"民主"的滤镜,"零元购"的抢劫新闻开始在中国社交媒体流传。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项目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称,2008年金融风暴算是中国人对美国好感破灭的倒数第二击,"特朗普政府给棺材板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据我所知,美国对中国城市居民、知识分子和官员的吸引力已经所剩无几。"
文章称,在这一转变发生之际,中国正在扩大军事和科技实力,同时美国不想看到"美中平起平坐",导致两国更加"疏远",关系紧张。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称:"如果想避免战争,想处理好竞争,或者想设法应对一个共同的问题,比如气候,一定程度的软实力(互相输出)对两国都有好处。"
约瑟夫·奈称,如果双方都希望实现上述目标,"那么中国对美国的吸引力,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吸引力,对两国都有利,因为两国都希望形成一种鼓励合作的氛围。"
文章宣称,中国对美国正面看法的减弱可能源于大国竞争。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称,这是一种"范式转变","如今美国在中国的形象非常糟糕",可能跌至中美建交45年来的谷底。
文章提到,美国失去了在中国的软实力优势,意味着失去了"对中国政府施加影响的一个重要手段",即失去了直接吸引中国人民的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日益强大和富裕,正在努力提升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创造自己的文化声望,"东方正在崛起,而西方正在衰落"。
高端手机的中国消费者正越来越多地关注本土品牌。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苹果公司在华销售额同比下降19%,而华为销售额增长了近70%。
30岁的上海翻译员Tracy Liu告诉《华盛顿邮报》,"过去,当你看到美国品牌时,你会觉得它们更酷,而现在,人们更青睐国货。"
这种现象在平时的文化消费中也很明显,曾经在风靡年轻群体的美剧和好莱坞电影不再是中国社会主流话题的一部分,几乎没有什么新美剧能在中国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华盛顿邮报》还引用中国博主@兔主席 的话称,"很多中国人无法再像从前一样,把美国看作某种理想化的道德制高点、制度制高点乃至未来的方向","美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自毁长城',瓦解了自己辛辛苦苦在中国构建的软实力。不仅如此,美国还为自己构建了一个最难对付的竞争者。"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也撰文讨论了美国品牌在中国经历的"落差"。文章称,中国巨大的市场曾经为美国出口商带来增长,但中国正越来越多地从美国产品转向其他国家和本土制造商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