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今年45岁,曾是一名餐馆老板。然而,疫情的影响使得他的生意陷入困境,最终不得不关闭餐馆,并背负了一定的债务。为了谋生,他转而从事送外卖和开网约车,日复一日的忙碌让他几乎无暇休息,每天只能睡眠寥寥数小时。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持续了将近一年后,李大哥开始感到右侧腹部持续隐痛,即使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状况促使他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肝功能出现了损伤。医生警告他,若继续保持如此疲劳的生活方式,肝功能将进一步恶化。
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可能恶化至肝癌,李大哥开始寻找养肝的方法。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开始每天食用洋葱,寄希望于其改善肝功能并具有抗癌效果的效果。然而,一个月后的肝功能检查显示,并无明显改善。这让李大哥陷入了困惑:吃洋葱真的能够改善肝功能吗?
洋葱,这一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食材,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被赋予了多种美誉,如降低血压、减少血脂、甚至被誉为“可食用的心脏支架”。更引人注目的是,它还被冠以“抗癌之王”的称号。近期,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日常饮食中增加洋葱的摄入量可能与降低肝癌风险相关联。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研究团队进行。研究表明,日常饮食中每增加5.5克洋葱的摄入,可将肝癌风险降低33%。
该研究基于上海男性健康研究的数据,涉及近6万名男性参与者。研究团队通过问卷的方式,详细收集了参与者的饮食习惯,涵盖了104种食物和38种营养素,以此来评估各种饮食因素与肝癌风险之间的关系。在为期12年的追踪期间,共记录到431例新发肝癌病例。分析结果显示,视黄醇、洋葱和锰的摄入与肝癌风险的降低密切相关,其中洋葱的每增加一个单位摄入量,与肝癌风险降低33%相关。
研究人员认为,洋葱中丰富的黄酮醇、二烯丙基硫醚和有机硫化合物等成分,可能是其潜在抗癌效果的关键。这些成分被认为具有抗氧化性质、刺激免疫系统和抑制细胞突变等多重作用,有助于抑制癌症的发展。
尽管如此,对于依靠特定食物实现抗癌效果的观点,专家们仍持谨慎态度。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曾指出,单一食物的抗癌效果不应被过分夸大。真正的防癌策略应建立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包括高蛋白食物和丰富的果蔬摄入,而不是寄希望于某一特定食品,如洋葱,来达到防癌目的。
洋葱,作为厨房里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不仅能增添食物的风味,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植物化学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和钙、铁、硒等矿物质。此外,洋葱还含有前列腺素、甾体类、类黄酮和含硫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均具有显著的健康益处,包括抗菌、抗氧化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对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亦有益处。
根据外皮的颜色,洋葱可分为紫皮、黄皮和白皮三种,它们在营养成分、口感和用途上各有特点。
紫皮洋葱因含有较高的花青素、蒜素和槲皮素,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其辛辣味也更为浓烈,适合烹饪时使用,以增加菜肴的风味。
黄皮洋葱和白皮洋葱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辛辣味较轻,其中黄皮洋葱口感更甜,适合生吃或做沙拉。
白皮洋葱辛辣味最轻,也常被生吃,用于制作沙拉或装饰菜肴。
尽管洋葱的健康益处众多,但对于特定的人群,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及易过敏体质和皮肤瘙痒性疾病患者,食用洋葱可能会引发不适或加重病情,因此这些人群应避免食用洋葱。
最新数据从《中华肿瘤杂志》获悉,2022年中国新诊断的癌症病例约为482万,其中肝癌新发病例大约36.8万,位列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四位。为了降低肝癌的风险,以下四种对肝脏有害的习惯需要立即纠正。
酒精消费过度
酒精中的乙醇被代谢为乙醛后,由于其强烈的肝毒性和致癌性,会严重损害肝脏。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摄入过多
脂肪肝在现代社会变得日益常见,肝脏中脂肪的堆积会损害其功能,从而增加肝硬化的风险,而肝硬化是发展为肝癌的前兆。为此,控制体重,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热量食品的摄入是必要的。
药物滥用
许多人习惯服用大量保健品、天然药物和膳食补充剂来达到养生的目的。然而,这些物质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可能会过度负担肝脏,增加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因此,不应随意使用药物和保健品。
忽视肝脏疾病
未经治疗的病毒性肝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进而转变为肝癌。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时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被证实具有抗癌功效。那些宣称食物可以抗癌的说法并不可靠。真正的抗癌策略是维持均衡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和偏食,而不是依赖单一食物。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