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古代打战题材的影视作品时会发现在古战场上,攻城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云梯,或者是投石器,针对城门一般都是选择撞击的模式。 我们知道古代的城门都是木头的,而古人们也都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当然也知道,城门是木头做的,那攻城的士兵为何不直接用火烧?
古代有没有火烧城门的例子? 其实,在历史专家看来,古代士兵攻城确实也想用火烧城门的办法,但是实际上他们却不敢真的这样做。 在古代,也曾经有过士兵在攻城的时候采用火烧城门的办法,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办法真的不管用。 在《明史》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公元1461年,大太监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派兵攻打皇城的东安门。曹钦手下的士兵攻城的时候,采取的就是火烧城门的办法。然而守卫皇宫的士兵却乘势加柴,火反而烧得更猛烈了。攻城的士兵虽然将城门烧毁了,但却还是被火势阻挡在城门外。等到明英宗援兵到来,这些叛军只能束手就擒。
为何攻城时不用火烧门? 第一个原因,由于古代城门的位置。 古代城门是在城墙里面的,而城墙外会有护城河,这样一来攻方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靠近城门。而大家都听说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有水的情况下根本不怕火。 第二个原因,城门是深埋在泥土中的。 古代没有打火机和汽油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城门点燃,里面如果在浇水的话要让火持续燃烧也很难。再有如果战争非常激烈,守方会用巨石、铁水把城门封死,里面出不去外面进不来,就算烧掉木头城门也没用。 第三个原因,城门是胜负的关键 对于战争的防御方来说,能不能守住城门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所以城门是兵力最密集的地方。想正面进攻城门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对于进攻方来说非常不值。所以,我们看到在古代战场上,士兵们都是有木柱子撞城门或搭云梯、翻城墙攻城。
第四个原因,城门的防火性 首先城门虽然是木头做的,但是也不是那些烧火做饭一点燃的木头。在古代人们很多都是用百年老树作为城门的首选材料,并且都是一些话术或者枣木这些天生就坚硬无比的木头,这些材料天生就有防火性。如果单纯的用火是不好点燃的。人们为了可以防火结实耐用,还在上面涂满了油漆,更有的人在上面加了很多的铜钉,铜条。 第五个原因,就算是用火烧城门也不一定有用 因为城内防守的一方为了保险起见,一般会在城门后面堵上石头还有沙子,整个门洞都被石头给堵死了,就算烧掉城门也没有用,而城内防守的一方一般都会在城墙上占据高位,向下发射箭雨,所以古代在攻城战中,一般都是用云梯攻上面,哪怕危险很大,依然有人源源不断的往上爬。
除了上面这几个原因之外,古代士兵不敢烧城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避免自投罗网。 很多人可能觉得,只要从外部攻破城门就意味着攻破城池,这种想法其实并不对。在历史学家眼中看来,从外部攻破城门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凶险。 因为古人在修建城墙时,就考虑过城门被攻破之后的结果,所以在城门后面往往会再建造一座瓮城,专门用来应对城门被敌军攻破的情况。 结语 其实烧门对于攻城的人是十分不利的,门作为一个城池的重要屏障,在防御上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城池的防御能力高低,门是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