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是四大美人之中身世最为迷离的一个,甚至至今不能确定这个巧行连环计的美人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她在四大美人当中形象被塑造得最为艳丽和精彩,也非常戏剧化,堪称粉红英雄。她的事迹多见于《三国演义》,但正史《后汉书》中也确实有吕布与董卓的贴身婢妾相恋,吕布因害怕此事被董卓发现去求见王允扳倒董卓的事迹,这个婢妾也许就是貂蝉的原型。
貂蝉义举自王允收养她,她决计报恩的时候开始。貂蝉十六岁时,董卓权势滔天,王允对此深感棘手,但明面上太难对抗,只得暗谋从内挑拨。谋划时忽见貂蝉,有了美人计的灵感,于是和她商量好打算让她先诱吕布、再送董卓。貂蝉自是美貌惊人,歌舞俱佳,传说在庭中拜月时使月亮因其美貌躲藏于云中,得“闭月”的美名,初见便将吕布和董卓都迷得神魂颠倒;后来貂蝉进太师府,一边对董卓体贴入微,一边与吕布秋波不止。 凤仪亭则是一场暗流转明的好戏,董卓撞见吕布貂蝉幽会,对吕布大怒,而貂蝉先对董卓哭诉吕布不端、又对吕布激将让他反抗董卓,美人之面一日三变。这根导火索最终引爆了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吕布杀了董卓,得到了貂蝉。
貂蝉史载很少,但为何在国人心中有着这么高的知名度?因为她是个特别的、主动选择人生的女性。在古代社会,女性多是贤良淑德依附男性的温柔附庸形象,而貂蝉却是变相地在这段故事里掌控着两个男性,而且都是权势和武力登峰造极的人。尽管如此,如同西方神话里的维纳斯、芙蕾雅一样,她的温柔刀也难以激起男权的怒火,反而难以抵抗,最多引来“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感叹,所以罗贯中也用心力对她大加描绘,更不用说貂蝉即便锦衣玉食也不忘报恩初心的“义举”本质了。但与不惜笔墨写这段连环计相反,罗贯中也没有关注过完成历史使命的貂蝉的命运。 貂蝉有说法是被杀,还是被关羽所杀。毕竟她很可能归了吕布,而最后曹操杀了吕布,她或许就被曹操收入帐下,再用去行美人计,但关公认为她红颜误国,斩之。当然这是元剧为了增加戏剧性的改编和传说,并不足为信。又有她流落民间、出家为尼的说法,据说蜀中有老人见到过刻着貂蝉事迹的碑文,推断葬在附近的可能是她,这也算是善终。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把虎牢关之战放在凤仪亭之会以前,也可见文人之匠心。在后来的文学影视作品里,貂蝉身着红裳垂下车帘,自此消失人迹之中,不失为一个极美的留白。她就像任何一个精彩一生的人一样,既然已随心绽放,结局已不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