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避暑,有冰箱有空调房,宋朝最爱喝冷饮 【引言】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现代人避暑妙招多。从折扇到风扇再到空调,室内一片清凉。从西瓜到冰棒再到各种冷饮,一口下去暑气顿消。怡然自得之际不由得想一个问题,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怎么避暑呢?
古人穿衣里外好几层,夏天还要在地里劳动,也没有风扇、空调这些电器,他们如何度过炎热的三伏天呢?其实,古人的避暑方法不比现代人少。 老百姓最常用的办法当然是扇扇子,古人将摇扇称作“摇风”,有的朝代也称作“凉友”。和封建时代的阶级制度一样,扇子也有等级之分。 普通民众最常用的是编好的蒲扇,既便宜又实用。这种扇子又大又厚重,扇起来要费不小的力气,但风力够大,适合普通的农户人家使用。
这种蒲扇当然不会是富贵人家的选择,大户人家选择扇子,除了清凉舒适之外,还要多考虑一份雅趣,绢帛做的扇子就会成为他们的首选。重量小,扇起来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想要增添情趣,可以找诗人或者画家在扇面上作诗或者画画。风力虽然不强,但大户人家也不会下地劳动,运动量小,所以绢扇的风力也就够用了。
如果家里仆人多的,扇扇子也不需要主人亲自动手,会使唤下人来做这些事。 除了蒲扇和绢扇,古代的文人墨客们还使用一种扇子,那就是羽毛扇。而以使用羽毛扇出名的就是诸葛亮,一袭长衫配上一把羽毛扇,彰显出他睿智的性格。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位仙气飘飘的历史名人也使用羽毛扇,这个人就是李白。 古人的智慧不下于现代人,养尊处优的他们其实更懂得享受。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将冰块放在青铜容器里会减缓冰块融化的速度,这也可以看作最早的冰箱。将冰块放入青铜容器,可以降温,随用随取。
清朝时期,统治者们进一步改良了战国时的青铜“冰箱”。以木桶为容器,但在木桶的内壁铺上了导热性极差的铅和锡,以此减缓冰块的融化速度。 论奢侈当属唐朝,唐朝的贵族们在家中有专门用来储存冰块的地窖。每年冬天,会派人去河边,将冻得结结实实的河冰凿下来,运回家中的地窖中保存好。地窖挖的很深,在底部铺一些干草,将冰块码进去之后再用泥土和干草封顶,保证地窖的密封性。等到来年夏天打开冰窖,将冰块从地窖中取出来放在房间内用来降温,一个人造的古代空调房就做好了。《开元天宝遗事》中曾经记载:“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这记载的是杨国忠的一场宴席,杨国忠在宴席各处放置着冰块,虽然是在盛夏,宾客们却仿佛置身寒冬,一个个的把自己用纩制成的单衣紧紧的裹了起来。 三、宋朝的解暑良方
宋朝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快,市民文化也为宋人增添了不少乐趣,宋朝的解暑方法不仅数量多,还加入了养生的理念。宋人的繁华的街景可以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窥得一二。即使夜幕降至,街上还是有不少行人,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小贩,而贩卖凉饮的摊主则在勾栏内等待着主顾的造访。 古人喜欢饮用汤饮消去暑气,这个传统最早起源于汉代,但与宋朝的汤饮有很大区别。人们在盛夏时节的劳动之后举行酒会,用牛羊肉来犒劳辛劳的自己。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饮食的认识又上了一层,《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这一点与宋朝有很大的不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百姓们为了避暑,会吃一些滚烫的食物,汤饼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们将面食放于热水中煮熟,连汤一起入肚。
夏天本就酷暑难耐,古人为什么以火灭火呢?古人认为食用滚烫的食物,可以达到出热汗的效果,而暑气会随着热汗流走,以此达到消暑解热的作用。 宋朝时期的民众已经习惯使用冰块制作各种清凉的食物,人们的食物种类繁多,样式也会更加靠近现代的饮食规制。宋朝孟元老曾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汴京夜市中的繁华场面,其中就记载了多种冷饮,比如荔枝膏,以及各种用新鲜水果制成的冰凉果汁。 到了南宋,冷饮的种类更加丰富,光是在夜市中售卖的就有十多种,酸梅汤、绿豆汤、杏仁汤,甚至还有椰子水、木瓜水、甘蔗汁之类的。这些冷饮在夜市很受欢饮,盛夏期间,冷饮摊子一般到凌晨才会打烊,喝冰水解暑不再是贵族的专利,普通民众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普通民众喝冰凉的果汁,贵族阶级之间却在流行着一种“药冰水”。他们将干草研磨成粉,加入凉茶之中,成为富裕人家最爱饮用的解暑饮料。同时代的少数民族也爱用冰,蒙古人将一些果汁或者乳制品与冰块混合,制成一种叫冰乳酪的东西,而冰乳酪也被后世视为冰淇淋的早期形制。有的部落还会将茶叶与牛奶同煮,再加入冰块降温,这就是最早的奶茶。
宋朝在张骞的丝绸之路外,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许多的农作物就在这时进入中原,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言。这也给宋朝的百姓带来了许多前朝没有的新鲜果品,可以供他们在夏日解暑。比如甘甜丰水的西瓜,粒粒饱满的红石榴,以及脆爽可口的苹果,都为宋朝的夏天贡献了一份甜蜜与清爽。
【结语】当现代人抱着西瓜吹空调时,古人也可能正端坐在“空调房”里,从青铜或者木质的“冰箱”中取出一块冰块,和新鲜的西瓜一起制成一杯甘甜的西瓜汁。时代的瞬间就定格在宋朝夜市上的一杯荔枝糖水中。
《开元天宝遗事》
《荆楚岁时记》
《东京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