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人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翻开古籍,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那些跌宕起伏的官场命运令后人叹息不已。然而,正是这些先人的种种遭遇,使我们得以深思熟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远在大唐帝国鼎盛之时,政治斗争就已经如影随形。朝中官员即便清正廉洁,也难以在朝堂立足。更遑论追求仕途和抱负,简直是难上加难。一时间,皇亲国戚们生活奢靡,苛捐杂税,而忠良之士则备受排挤。这让人不禁想问,这就是所谓的盛世吗?
一、迁任不仅是制度安排,也是权力制衡的需要
(一)唐朝频繁迁官,难保清白
李唐可谓是个盛世,文治武功齐头并进,国力鼎盛一时。然而,这背后也饱受朝中忠良之士的牺牲和屈辱。要知道,在如此繁荣昌盛的年代,政治斗争也从未终止。而清白廉洁的官员,也难逃被牵连的命运。
例如唐玄宗天宝年间,侍郎崔圆仅仅担任侍郎一职20天便遭贬谪。更有甚者,户部侍郎王湜上任仅一年多便失去了官职,甚至还被发配边境。与其渴求仕途出头天,不如早早离开这政治漩涡,保全一个清白。
看来,盛世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隐忧与苦衷。要知道,正是中央通过频繁调动官员,迫使他们无法在一个地方立足生根,这种强力的人事管控,可谓是防止地方势力崛起的有效手段。
(二)清朝避忌难防,小心翼翼难保平安
稍后到了清朝,中央权力则显得更为强势与专制。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对官员们的考验可谓难上加难、寸步难行。因为稍有不慎,便会触犯君主的法外特权,招致塌房之灾。
张延玉本是深得二帝信任的心腹大臣。然而,在晚年向皇上申请退休的过程中,却因为一点小事失去官职和荣誉。其子不过是抱着孝心,擅自派人问候老父的身体,怎奈这在乾隆眼中却是大忌。更为严重的是,张延玉并未得令便请人向圣上道谢。这使得乾隆怀疑军机处的机密已被泄露。于是,张延玉只好无奈接受皇帝的各种刁难。
由此可见,在封建专制下求得退休之福实属不易。朝中重臣即便老迈,也难逃被利用的命运。
二、个人退隐,家族企业的传承考量
(一)性格使然:仕途非我愿
对于内向谨慎之人而言,官场中的种种算计玩弄实在令人生厌。一旦开始厌倦这场权力的游戏,便会萌生退隐之心,寻求内在的平静。
张延玉便属此类人。他本性谨小,处事也极为审慎。然而晚年还是难逃遭人算计的命运,被乾隆误解忌妒,抄家治罪。种种不幸使他对官场彻底厌倦。认清了皇帝与己难以相处的事实后,渴望远离政治漩涡,回归故里。
这样的退隐之举,与其说完全是出于本心,不如说是迫于无奈。毕竟在那个封建专制的年代,大臣的命运从来都不由自己掌握。
(二)传承使命:奉献于家族
当然,也有很多历史人物并非本着个人抱负踏入仕途,而是出于传承家业、培育子弟的使命感。
以张延玉的家世而言,他的父亲便是典型的“带班人”。利用官场资源,拉拢儿子们入仕,使家族形成政治联盟。为此,张延玉不得不承担起这个重任,延续家族荣耀。他也效仿父亲,提拔子侄们,令其朝中要职。
基于传承家业的责任,张延玉忍辱负重,处心积虑地扶植子弟,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也在力保他们的前程。论功行赏,皇帝最终也没有辜负他的一番苦心。由此可见,面对家族的期许,个人的退隐之心往往要屈从于集体利益的需要。这或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兴家立业”观念的写照。
三、制度因素与时代风云——一个官场“老兵”的传奇一生
(一)晚唐以降频繁迁任,职业吏僚难以立足
要说李唐可谓盛世,但这种强制迁任的制度安排,也给官场生涯埋下隐患。毕竟朝中官员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谁也不愿被频繁调动,无法在本地立足。
晚唐以后,刑名法家兴起,皇权日益加强。而科举制度也逐步完善,大量职业化官僚涌入政府机构,他们的命运完全被皇帝左右。有能之士想要干一番事业,难如登天;无能之辈又生怕被清洗。可以说,是进退维谷,前途难料。
这种制度性因素导致官场沉浮无常、形势千钧。个人理想很容易就被无情碾压。比如清初名臣洪承畴,他一生力主改革,却也被同僚多次攻击诬陷。晚年请求退休,不为朝廷采纳。直至他忧愤而终,遗愿也没能实现。正是这种种际遇让人叹息不已。
(二)清廷刑名政治:言论不当难逃惩处
在明清封建专制达到鼎盛的时期,一句言论不当都足以让人倾家荡产。这给敢言敢为的士大夫带来巨大压力。加上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忌,种种避讳使他们寸步难行。
这也能理解张延玉为何在晚年极力争取退休。他明白皇帝的脾性,生怕惹恼圣上招来杀身之祸。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朝中仇敌就会群起而攻之。搞不好自己辛苦几十年建立的声誉功业就毁于一旦。正因为察觉乾隆的不满,张延玉才极力谢绝公务,希冀回归故里。
然而,激怒父母官的举动无异于自掘坟墓。张延玉这种退官的做法,在乾隆眼中简直就是玷污他三朝重臣的身份。一纸圣旨下来,立刻就遭到撤职问罪的处分。
由此观之,在封建专制的壁垒森严的王朝,是否获得退休自由,完全取决于皇帝一念之间。朝臣就是皇帝手中的棋子,可以随意遭受摆布。这种深重的精神压力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
结语:回首官场风波,方知幸福可贵
通过上述种种历史案例,我们似乎可以找一个相对公允的视角,审视那些失败却又伟大的官僚先贤。
的确,.他们的命运与情怀,深深烙印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因果报应,种瓜得瓜,他们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家族荣耀付出了惨痛代价。但同时他们也在悲剧中闪耀着卓越的风骨。
如今社会思想日趋开明,环境逐步优化,老一辈可以更加安稳地享受幸福的退休生活。我们理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当年风风雨雨让人难忘,现今闲暇安逸更见幸福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