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河》
在中国西部,喀喇昆仑山巍然耸立,冰川融雪汇成了叶尔羌河。“叶尔羌”意为“土地宽广的地方”,她在茫茫大漠、巍巍山岭之间肆意流淌,点缀出一片片绿洲,造就了这一片繁衍了几千年的绿洲文明和丰富物产。4K超高清自然人文纪录片《叶尔羌河》,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国家广电总局“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上海文化润疆重点项目。第二集《依水而居》将在今晚22点于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
《叶尔羌河》第二集:依水而居
叶尔羌河蜿蜒伸展,奔腾不息,以千姿百态流淌过新疆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冰川融雪,汇聚成河,山间水库,良田渠水,地下滴灌,最终化为雨雪重回高山。叶尔羌河始终变幻着形态,在循环往复间滋养绿洲文明的繁荣。而河流的儿女们则依水而居,择水而憩,与自然相互依存,不断摸索着和谐共处的生态之道。
倾心守护高原生灵
帕米尔高原深处,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足有150万公顷,是一众珍稀濒危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自然保护区每到冬季冰封万里,巡护员依明江需要安排投放草料,帮助野生动物度过漫漫寒冬。由于大雪,一路上他几乎没见到什么动物,为此他十分担心。好在途中偶遇了“雪山之巅的王者”,雪豹。看到它们一切安好,依明江稍感轻松。
驱车巡山
每次开展巡山任务,依明江几乎都要在地势陡峭、环境艰苦的高山待上十几天,在临时落脚点和衣而眠也是常有的事。经过多日跋涉,依明江确定了三处草料投放点,将数吨草料运至半山腰。
依明江在临时落脚点过夜
依明江的身影遍布在冰天雪地的角角落落,无数次的攀登也让他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活地图”。守护动物,延续生命,是依明江对这片土地的承诺。
依明江进行巡护任务
给予候鸟湿地家园
泽普叶尔羌河国家湿地公园是茫茫戈壁滩中的一片绿色宝地,湿地率高达98.8%。每到夏季,这里绿草茵茵,水鸟翩跹,令人感到无比舒适。
麦合苏丹经常带孩子们来这里绘画采风。在这里,他们能亲眼看见大自然斑斓的色彩宝库,一睹鸟类展翅飞翔的曼妙身姿。美丽的湿地变成了感知自然之美、激发创造力的艺术课堂,麦合苏丹感受到孩子们的鉴赏能力正在一步步提升。
麦合苏丹教孩子们绘画
从先前人迹罕至的荒野到如今满眼皆绿的惬意美景,改变源自于对湿地的倾力保护。多种类候鸟在这里自由翱翔,悠然漫步,数量从数千只增长至数万只,俨然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湿地修复的显著成效背后,离不开每年的生态应急补水。
栖息于湿地的各种鸟类
生态水来源于阿尔塔什水利枢纽,这座建造于险峻高山中的百米级高坝被誉为“新疆三峡”。水库下泄的滔滔河水,精神焕发地奔涌向前。每一滴叶河之水都在奔赴自己的使命,灌溉一方土壤,滋养一方绿洲。
助力胡杨茁壮生长
胡杨被称为“叶尔羌河之花”,它们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抗干旱,耐盐碱,不惧严寒酷暑。胡杨林的兴衰反映着沙漠的退与进。然而河道的改变、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移的趋势,让叶尔羌河边这片狭长而繁茂的屏障面临危机。
连片胡杨
引洪补水是缓解胡杨林退化的最强手段。每到夏季汛期,人们挖渠引水,叶尔羌河便随之奔腾入原始胡杨林的深处,带来“解渴”的甘露。
自2016年生态应急补水启动后,来自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凌红波团队便开始持续监测胡杨林长势,为长期补水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判断水与胡杨的平衡点,团队还设置地下水井,进行水量和水质监测。生态水的及时补给、“最强大脑”的专业指导,正为胡杨林的日益蓬勃保驾护航。
筑起沙漠绿色奇迹
麦盖提县是中国唯一一个被沙漠环绕的县城。殷红海2014年从部队退役转业来到这里,便深刻体会到漫天风沙肆虐。小娃娃一直在哭鼻子,眼泪流出来就是两道泥印子,脸上其余地方都是灰,大人们各种堵窗户也是无济于事,令人心酸不已。
2012年,麦盖提县开始了百万亩的造林计划。数万名各族群众每年从春季农忙中挤出半个多月时间,赶赴绿洲的最前沿专心种树。
作为当地防沙治沙中心主任的殷红海也忙得废寝忘食。运来的树苗,他一棵一棵仔细检查,以确保其健康程度符合标准。面对树木成活率低的难题,他摸索多年,研究出一套独一无二的种植技巧,又逐步解决了僵苗和虫害等问题,如同一棵顽强向上的胡杨,扎根沙漠整整十年。
十余年的植树,麦盖提县累计造林46万亩,种植树苗2.6亿株。无数人的执着坚守共同造就了这道阻挡沙漠化的绿色屏障。
一次次的轮回中,叶尔羌河见证着人类的发展与改变。人们认识水,调理水,领悟水,探索着与河流的相处之道,让这条古老的河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这是一场顺应自然的行动,放眼的是长远的未来。
《叶尔羌河》
10月15日晚22:00
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
按二维码关注“东方卫视”
解锁更多精彩视频↓↓
今晚22:00
纪录片《叶尔羌河》
溯流而上 溯源正本
强势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