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看到了我父母是如何走过来的”“怎么感觉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生活”“和宋莹做邻居吃不到一点亏”“在辛劳的生活中我感受到一种向上的温暖”……已经很久没有在一部年代剧中,感受到和观众与生俱来的“烟火人家”的相互关照,折射出在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之间高清晰、高密度的生活具象。
这就是正在热播的年代剧《》带来的超乎寻常的共情之处。
由正午阳光出品,改编自幻想工场作者大米的同名小说,并由大米担任编剧,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的年代生活情感大剧《小巷人家》在湖南卫视与芒果TV双平台热播中,掀起一波“小巷”话题热,湖南卫视酷云、欢网实时收视率峰值均破1,蝉联省级卫视第一,更在一众热播剧的激烈竞争中登顶云合第一,豆瓣开分8.2,各种名场面情节与多元话题不断霸榜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一)
《小巷人家》为什么这么火?
真实观照时代映像,也许是该剧走入众多观众内心的重要支撑。
应当讲,现实主义创作恰如一面透视镜,既需要贴近实际生活,反映和表达现实,又需要弘扬现实主义精神,赋予生活的本来面貌。年代剧如何构建现实主义情怀,并在情节叙述基础上更多映照当下?显然,这是当前年代剧创作的热点之一,也是难点所在。
《小巷人家》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江苏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庄、林两个家庭的故事。该剧的魅力之处,在于从剧情设定到人物塑造,从台词设计到场景还原,以及时代精神的表达等方面,努力实现年代剧与现实社会的有效链接和创新表达,以“微观”承载几十年变迁的时代画卷。
该剧开篇就将镜像聚焦于20世纪70年代末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而庄、林两家因单位分房成为近邻,跨越几十年的故事徐徐展开……
《小巷人家》没有宏大的叙事表达,家长里短、邻里摩擦、情感纠葛等现实生活中每日可见的场景都在这里上演;在角色塑造方面,坚强的黄玲(闫妮 饰)、直爽的宋莹(蒋欣 饰)、充满矛盾的庄超英(郭晓冬 饰)、务实求真的林武峰(李光洁 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真实而立体,观众不仅能够看到他们的外在表现,也能透过彼此的情义和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担当,感受到内心的挣扎与成长,这种情感共鸣是该剧最大的成功之处。
在剧中,主角所经历的恢复高考、知青返城、中美建交、改革开放等重要时刻,从国家到小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无不与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
难能可贵的是,该剧以温暖的内核诠释两家人在社会变迁中互相牵挂,把小巷人家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宋莹性格分明,为了分到更好的房子,不惜将儿子扔到棉纺厂书记家中;棉纺厂女工黄玲面对教师丈夫庄超英的“孝顺”和公婆的算计忍气吞声,并在宋莹的影响下逐渐敢于表达真实的自我……
另外,该剧在情景还原上更是精益求精,缝纫机、电视机、二八自行车等精细的服化道设计,以及暖黄的光线、复古的服饰、老式的家具,不仅还原了时代印记,更是让观众沉浸感十足。
面对亲情、邻里情、生活的种种变化和时代变迁,该剧深度刻画了普通人的人生命运和时代镜像,写出了老百姓过日子的道理和逻辑,以及小人物身上的朴实和善良。与此同时,通过还原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没有悬浮于生活表象的影像叙述,在年代剧为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实主义叙事,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写出了有情有义、有理有面、有滋有味的日子,一幅充满江南气息的生活画卷跃然镜头。
(二)
《小巷人家》为什么这么火?
温暖现实主义叙事和和饱满鲜明的人物群像,是构建该剧在观众心目中的四梁八柱。
年代剧有其独特叙事方法和优势,那就是尽可能地真实还原特定年代故事,通过以塑造人物群像的方式完整给观众呈现不同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样貌,以多角度,多情节展现生活原貌,以小切口反映年代主题。
《小巷人家》也正是其典型案例。该剧并不追求激烈的剧情冲突或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在润物无声中呈现了饱含浓厚时代印记下普通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了深刻的现实内涵。
难能可贵的是,《小巷人家》虽是一部年代剧,但也是一部时代剧,所刻画出的人物纠葛、情节安排以及人物命运的叙事策略,让该剧充满了温暖现实主义色彩。
《小巷人家》中不乏关于现实生活相关话题的深刻探讨。比如,黄玲与庄超英的婚姻,折射了中国式家庭中常见的夫妻、婆媳关系的复杂本质;黄玲与宋莹之间的闺蜜情,则展现了女性互助的温情一面;而庄图南、庄筱婷、林栋哲等年轻人之间的成长陪伴,传递出了最珍贵、最质朴的“少年气”。
尤其是黄玲摆脱了传统剧中女性的苦情形象,坚定守护“小家”权利的妻子、母亲形象,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共情;脾气火爆的宋莹,其背后则是为人仗义的鲜明性格;务实且要面子庄超英面对家庭纷扰,从忍气吞声到主动沟通化解矛盾……无数个还原生活的情节,何尝不是当代观众对曾经的时代的一种回溯。
《小巷人家》温暖的内核与浓浓的烟火味,正是观众所谋求的一种难得的小巷温情……黄玲与庄超英夫妻俩实现一双儿女都考上大学的心愿;宋莹跟随林武峰举家搬迁广州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庄图南坚持理想选择继续深造;庄筱婷与林栋哲在共同考入上海交大之后,一段青涩甜蜜的校园恋爱也就此展开;李佳如愿进入规划局;吴姗姗坚持劝说弟弟小军继续读书……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故事里,无论是朴实勤劳的长辈,还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一代,都能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奋勇向前。
《小巷人家》正是在平淡琐碎的叙事中放大了家庭生活中的暖与甜,小家的矛盾被女性互愈情感冲淡,时代的迷茫也被邻里温情所中和,这也是观众被它传递出来的温情力量所打动的重要原因。
(三)
《小巷人家》为什么这么火?
昂扬向上的年代精神和人民面貌,亦是该剧的精神本源。
《小巷人家》以大时代背景下普通家庭的生活日常为主线,以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集为复线,以恢复高考、知青返城等时代相关的故事为支线,勾勒出时代人物群像的素描和时代变迁。
但在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年代风貌。
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家庭的生计而辛勤付出,为家庭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情怀;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乐观和坚韧的精神;身处社会底层,但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庄图南、庄筱婷、林栋哲为代表的青春群像的精气神……
《小巷人家》的隐喻带给当代人更多思考与反思。尽管那个时代的人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对于进入新时代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次警醒,既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更要通过努力奋斗赢得明天的美好,这也是该剧最重要的精神内核。
显然,这种思考有着极强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也是调动了全年龄层观众跨时代共鸣的关键之处。
《小巷人家》是对时代的一次致敬,也是一次深情回望,更是人物群像与时代精神的交响,其展现出来的情感温度和精神力度力透纸背,给予屏幕前的观众持久的激励与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