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弛
过会21个月,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鑫生活”)创业板IPO终于提交注册。
12月16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恒鑫生活首发申请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而公司首发获深交所上市委审议通过日期为去年3月21日。本次IPO恒鑫生活拟募资8.28亿元。
业绩增速放缓
毛利率下滑原因存疑
公开资料显示,恒鑫生活主要从事可生物降解塑料餐饮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PLA淋膜纸杯、PE淋膜纸杯、PLA杯盖、PLA塑料杯等,并成为喜茶、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星巴克、麦当劳、汉堡王等众多快消品牌的餐饮具供应商。
招股书(注册稿)中的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期内,恒鑫生活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19亿元、10.88亿元和14.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9.37%、51.38%和30.95%;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6.36万元、1.63亿元和2.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7.30%、103.04%和31.39%。
经营业绩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恒鑫生活的成长性可圈可点。同时,显而易见的是,其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均在持续下滑。
除此之外,恒鑫生活主营业务毛利率连续下跌,也显得格外引人关注。此前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恒鑫生活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3.12%、32.60%以及27.21%;综合毛利率(成本中不含运输、包装费)分别为43.12%、41.64%以及36.74%,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不过,据最新招股书(注册稿)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恒鑫生活综合毛利率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2022年和2023年有微小幅度的提升,但是2024年上半年又被“打回原形”,毛利率距离五年前已下降近16个百分点。
来源:恒鑫生活招股书(注册稿)
对于毛利率的下滑,恒鑫生活此前在招股书(上会稿)中解释称,影响毛利率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及制造费用等变动,以及消费规模与销售结构变化等。恒鑫生活表示,目前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原纸和PLA粒子,并举例2021年因纸浆价格上涨,导致原纸市场价格上升,称未来可能带来盈利不确定性。
来源:恒鑫生活招股书(上会稿)
而恒鑫生活在解释2021年与原纸有关的纸质餐饮具业务,其毛利率下滑6个百分点时,更是直言不讳表示,2021年纸制餐饮具单位成本较2020年上升较多,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制造费用增加。
来源:恒鑫生活招股书(上会稿)
最新的招股书(注册稿)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恒鑫生活的综合毛利率又发生了下滑,较上年同期下降2.48%。
对此,恒鑫生活在招股书(注册稿中)却解释称,是由于公司在充分考虑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客户采购量大等原因,自2023年下半年起与主要客户协商一致下调了产品销售单价所致。
令人费解的是,在前后两版招股书中提到的2021年和2024年,都是综合毛利率下滑明显的年份,而恒鑫生活对两次下滑原因的解释却前后矛盾,似乎无论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都会带动毛利率的下降。
“转贷”“资金拆借”频发
引监管关注
在IPO审核过程中,“转贷”问题始终是监管层的重大关注点。而“转贷”行为的实质是不合法的,在IPO过程中属于内控不规范的表现。
此前的招股书(上会稿)显示,恒鑫生活与供应商之间构成了转贷行为。具体看来,在2019年至2020年间,公司前后多次合计构成“转贷”金额高达7000万元。
来源:恒鑫生活招股书(上会稿)
对该部分敏感问题,公司在招股书(上会稿)中没有明确披露所涉转贷供应商的详细情况,而且在“内控自我评估”部分称其内部制度逐渐完善、合理。
而实际上,深挖恒鑫生活存在的转贷问题,公司转贷行为主要发生在2019年和2020年,而同期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5507.07万元、3503.5万元,也就是说当年度短期借款几乎全部是由转贷行为而来。
来源:恒鑫生活招股书(上会稿)
对于转贷的原因,恒鑫生活解释称:“主要系满足支付货款等正常运营资金需要,不存在非法占有银行贷款或骗取银行贷款的目的。”
除此之外,2019年至2021年间,公司还曾向实控人严德平拆出资金金额分别为992.6万元、509.37万元和173.49万元,且均大于同期拆入资金。这在审核问询函中也被深交所关注。
老板大手笔分红
“克扣”员工社保
事实上,恒鑫生活是一家典型的股权高度集中的家族化企业。据招股书显示,严德平、樊砚茹夫妇以女儿严书景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三人合计控制的公司表决权股份比例为88.52%。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恒鑫生活连续三年进行了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2546万元、2520万元和1530万元,合计分红6596万元。由于严德平家族高达近九成的持股比例,巨额分红大部分都流入了自家人的腰包。
然而,在员工福利保障方面,恒鑫生活的做法却与分红的大手笔形成鲜明对比。招股书(上会稿)显示,恒鑫生活共有员工1462人,2019年到2021年间,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比例分别为52.64%、70.07%以及92.38%,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比例分别为10.68%、19.61%以及85.03%。
来源:恒鑫生活招股书(上会稿)
从中不难看出,恒鑫生活此前没有切实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恒鑫生活的社保缴纳比例一度低至五成,在住房公积金方面,更是可以用“离谱”来形容,实际缴纳人数占应缴人数的比例甚至不足20%,直至2021年,员工福利保障方面才逐渐开始提高。
在最新的招股书(注册稿)中恒鑫生活提到,在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92.38%、94.79%、96.35%、97.11%和85.03%、90.16%、92.10%、92.81%。对比此前招股书(上会稿)中的该项数据,恒鑫生活在这一方面还是有了改进。
不过,在报告期内,公司未缴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合计金额仍分别高达488.75万元、274.74万元、309.87万元和165.02万元,恒鑫生活在招股书(注册稿)中坦言,公司存在被追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风险,同时存在被相关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