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 “只有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事情,才能抓住居民的心,才能拉近和居民的距离。”黄小娟 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
作者 | 曾炳亮 官辉
题图 | 黄小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在中宣部公布的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中,江西南丰县琴台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小娟的名字赫然在列。在全国妇联举行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上,黄小娟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成为为国家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进妇女典型。
从社区一般干部,到社区党总支书记,再到成为全国典型,15年来,黄小娟不断创新便民服务新模式新方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黄小娟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吴娟/摄。
“一切都是为了居民”
“社区工作不能仅靠坐等居民‘走进来’办事,我们更应该‘走出去’发现、了解、收集居民的需求和问题。”
自2010年进入社区工作的那一刻起,黄小娟的生活就与社区紧紧连在了一起。作为一名社区工作的“新兵”,她努力去了解和适应所在的工作环境,去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经过一年的工作历练,她逐渐对社区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
当时所在社区有一位陈大叔,经常去县里上访,社区干部虽反复做工作,他都不为所动,成了社区里头疼的一件事。
黄小娟得知此事后,专门找人了解陈大叔的生活经历,随后又多次上门找他聊天,还时不时给他带去饺子、糕点等,一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就及时告知他,鼓励他去试试。随着去的次数多了,黄小娟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渐渐地,陈大叔和黄小娟聊的话题越来越多,他不再一味抱怨社会不公,并对黄小娟心存感念,表示愿意积极支持社区的工作。
2017年,黄小娟被调到新成立的琴台路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面对社区环境脏乱差、邻里关系紧张的困境,黄小娟发动物业公司、居民与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人员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让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小娟书记真是一个好闺女,她为我们解决了好多问题,我们特别喜欢她。”九旬高龄的社区居民黄婆婆逢人就夸黄小娟。
在多年的努力与坚持下,黄小娟等社区干部与辖区群众、小区物业、“三长”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社区的墙上挂满了一面面锦旗。
黄小娟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吴娟/摄
情系社区“一老一小”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黄小娟在社区工作中,深刻地感触到抓牢抓实“一老一小”工作的重要性。
“没关系,我帮你挂心愿树上,万一实现了呢!”在社区组织的一次认领微心愿活动中,黄小娟安慰担心自己所需物品价格贵而无人认领的留守儿童小艺(化名)。原来“想要一辆自行车”一直是小艺的心愿,但因担心心愿太“大”,已经写好心愿卡却迟迟不敢拿出来展示。
之后,黄小娟发动爱心团队志愿者筹集资金为她购置了自行车,为稚嫩的孩子打开了心灵之窗,从此,小艺忧郁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为了让更多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黄小娟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牵头成立了“心雨爱心”团队,通过组织开展“爱心妈妈 心手相牵”“小橘娃”“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伴护成长”等活动,给幼小的心灵带去关怀和温暖。
如今,“心雨”爱心团队共有71名爱心成员,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90余场,圆梦微心愿300多件。
“小区独居的老年人不少,啥时候我们能有自己的社区食堂?”面对社区居民提出的需求,黄小娟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牵头打造了南丰县首家“智慧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快捷、精细的养老服务。
黄小娟慰问社区退役军人万水龙。
“每天都有社区工作人员对接,营养餐每餐还有4块5毛钱的补助,吃得放心、实在!”社区大爷易九泉给社区点赞。
考虑到社区老人的生活需求,黄小娟还牵头组建了“琴台路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让800余名老年人在充实的文体生活中愉悦身心。葫芦丝、电吹管、书法、国画、形体、太极拳等特色课程,让社区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多亏了黄书记的鼓励,让我在面对疾病和困难时有了更乐观的思想转变。”社区居民吴丽华多年来被疾病困扰,总是郁郁寡欢、不知所措。黄小娟经常开导吴丽华,还邀请她加入葫芦丝班学习,培育兴趣爱好,乐观面对生活。
如今,社区里参加的学员有100多位,他们不仅自己学,还会外出参加公益演出,成为城乡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黄小娟鼓励吴丽华参加社区活动。
推进便民服务改革
为了让政务服务“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到实处,黄小娟带领社区干部、志愿者主动加班加点,上户走访困难群众、行动不便老人和电话询问在外重点人员等400余人,梳理出社区居民办理高频事项5大类95项,主动承接上级下放权限。
由此,琴台路社区也成为全省首个推行“城区十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数字化改革并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便民服务站的社区。
如今,依托数字化平台,黄小娟组织建立社区居民“一人一档”数据池,解决各类问题3000余件,实现了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的目标。
2022年9月,黄小娟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参加党的二十大后,黄小娟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回到社区,第一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信心与干劲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
随后,还组建起“小娟党代表工作室”,利用“1+5+7”工作体系传党情、听民声、解民忧、促和谐,至今工作室已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0余场,参与群众1.5万余人次,同时记录群众到访事件83条,已解决72条,移交相关单位处理11条。
黄小娟带领琴台路社区干部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三亮五心”党建品牌。曾丹/摄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黄小娟从事社区工作15年,处理的大小事情不计其数,她手机里存储的4000多位居民的电话号码和微信号就是最好的见证。
黄小娟坦言,她见证了社区办公场所由“老旧破小”到“幸福之家”的变化,也感受到社区工作力量的增强,社区干部从最初的5人扩展到如今的18人,从“社区大妈”主力军到逐渐有了“00后”的加入,更让她感受到社区工作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关注与认可,而居民之家、幸福食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平台以及“桔事好办”小程序的打造,更是让社区工作有了更强的依托。
“只有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事情,才能抓住居民的心,才能拉近和居民的距离。”黄小娟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作为社区干部的黄小娟,考虑最多的还是如何把社区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更快速地回应群众关切,更扎实地解决群众难题。同时,她也期盼着更多志愿者加入社区工作中来,让温暖和关爱在社区每一寸土地传递。
作为一名基层女性工作者,她深信妇女在未来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进而为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出品丨抚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