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黎里派出所紧密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内涵,积极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符合辖区地方特色、满足群众需求的乡村治理模式。环绕“四步”工作法,主动激发群众自治组织力,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用实干实效全力破解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问诊小队” 让警力高效流动配置
去年以来,针对辖区群众诉求多、矛盾纠纷多等问题,黎里派出所成立了10支由民警辅警、综治部门搭配而成的“问诊小队”,积极引入各类法律专家、心理咨询服务等专业力量,通过联合调处、法治宣传等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面对面、专业化的法律咨询服务,有效疏导了民间矛盾,预防和减少了矛盾激化升级的可能性。
“问诊小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与群众打交道、找“病灶”、开“药方”,通过每日研判、每周会商、协同处置等,及时将摸排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对问题“症结”全量“起底”,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同时,黎里派出所创新建立“流动调解室”,划分6个“流动调解”责任区,方便现场调解、定期回访,实现遇事就调、随时可调、随叫随调。
黎里派出所所长李政顷表示,“问诊小队”的成立,是警务工作创新的重要一步,它让警力资源得以高效流动和配置,实现了从“静态守护”到“动态服务”的转变。通过定期组织警力深入基层一线,实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使得公安机关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真正做到了警务工作重心下沉,贴近群众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红色物业” 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黎里派出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创建集“组织联建、治安联防、隐患联查、普法联宣”于一体的党建联盟“红色物业”,把基层治理“多条线”集聚成党建联盟这“一股绳”。
黎里派出所着力在“结对帮带”上下功夫,定期从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中选拔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党员骨干力量,配合社区民警到警情高发、矛盾纠纷集中的居民小组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与实战帮带。这些精干力量在基层一线不仅致力于提高治安管理水平,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预防、调解和解决工作,通过实际行动强化群众性防控体系,夯实基层基础。
此外,他们还积极为村庄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结合实际情况出点子、谋路子,帮助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多方面的协同共治。面对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黎里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解决,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协同共治、难题共解的基础上走出一条“软实力”和“硬基础”兼备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4年以来,黎里派出所共开展联创联建活动7次,帮带提升2次,整合资源10余项,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
“房东会议” 搭建协商议事平台
“有话如实讲,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在黎里派出所组织召开的“房东会议”上,村民们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说困难、提意见、谈看法,这样的热闹场景在文华街道时时可见。
为扩宽民主参与渠道,黎里派出所结合当地居民小组出租房屋数量较多这一特点,探索以“房”促“管”工作新路径,并通过定期召开面对面、接地气的“房东会议”,为村民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房东会议”上,在场民辅警、社区干部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需求,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建议整理归纳,能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短期内不能解决的建立“推送单”。
同时,黎里派出所联合多个部门开展“诚信星、法纪星、卫生星、和谐星、文明星”5星好房东评选,通过正面激励,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村民落实管好人、管好事、管好家“三管”职责,全力调动村民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截至目前,黎里派出所累计召开“房东会议”13次,评选5星好房东258户,推动解决具体问题50余件。
“生态义警” 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黎里派出所积极探索生态警务模式,将生态保护融入警务工作,并依托“一村一警”包联制度,组建集民警辅警、群治力量于一体的“生态义警”队伍,在重点路段常态化进行128次“一巡多查”和37次宣传防范,强化对“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的线索排查与打击治理力度,让平安种子在生机盎然的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环境变美了,人居环境变好了,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也就更足了。为最大程度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黎里派出所紧抓春耕夏耘的时间窗口,组织“生态义警”在农忙时段开展护农巡防和田间送教等活动,护航乡村产业发展。
文/苏景汇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上一篇:许大立新书《我欲乘风飞去》讲述往事里的重庆 许大立新书《我欲乘风飞去》讲述往事里的重庆
下一篇:NBA总决赛:凯尔特人大胜独行侠 总比分1-0领先 nba总决赛独行侠vs凯尔特人g1 nba总决赛2024凯尔特人独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