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风永驻
——评墨轲先生诗集《如果风吹过》
文/赖永勤
当墨轲先生新近出版的诗集《如果风吹过》一来到我手中,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它,尽管许多篇目我不止一次读过,其中不乏我欣赏和喜欢的诗篇及诗句,但所有的诗汇集在一起,阅读的感受又不一样。轻轻地翻阅,细细地品鉴,在读的过程中,我想得最多的就是生命。的确,对于永恒的宇宙而言,谁的生命又不是一阵风呢?难能可贵的是,墨轲先生没有让他生命的过往随风飘散,而是用他的诗篇,将生命的风凝固在他的诗集里,于是便有了这本诗集。
我有许多诗人朋友,并有不少他们赠送的诗集,其序言多为某些名人或者要人所写。当然,这样也很好,只是每每读到这些名家的序言时,我想,如果是作者本人来写呢?它或许更真实,更接近自己,更发自肺腑,尤其靠近自己的心灵。
墨轲先生诗集的序言就是自己写的。身为医学博士的他用这样的文字表达了他为什么要写诗:“因为医生职业的关系,时时与患者的生死痛苦相交,面对着生离死别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更多的是遗憾。不免想,人生经历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这个答案,我一次次外出游历,见过世界上太多的流浪,见过高山大海沙漠,也经历过危急危难时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艰辛。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存在着偶然性。如此众多的负荷,用音乐、绘画和文字来记录和描述最为合适。虽然经历的苦难众多,但我依然向往美的东西。”这段文字虽然不到200字,却为诗人为什么要写诗,也为这本诗集做出了最生动准确的注解。是啊,追寻生命,记录人生,叩问灵魂的诗篇,谁又会不喜欢呢?
《如果风吹过》有六个章节,分别由《青春》《人生》《世界》《生活》《热爱》和《奋进》组成,共有96首诗。这六个章节不仅揭示了诗人的人生足迹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文学审美。甘肃兰州是墨轲先生生命的诞生地,他在那里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完成了他的整个文化生命的启蒙。而最喜欢的是文学和哲学,同时也爱上了戏剧、音乐和美术。中外名著的广泛涉猎,使得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像涓涓细流一样慢慢地润浸着他青少年时的心田,使他习惯用艺术家的眼光打量大西北独有的壮阔风光,一任边塞诗风的古韵植入到他幼小的灵魂。他的祖籍是上海,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积极进取,视野开阔,追求品质,不断完善,又形成了他的生命的基本形态。他是华西医科大学的医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的核医学教授,曾经在德国做过访问学者,这是他的职业生涯。而在他的理想世界里,对音乐、绘画和文学又情有独钟。他的诗,也因此有了与其他诗人不一样的特质和面貌。比如诗人笔下的青春。
应该说,青春是许多诗人讴歌的对象,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墨轲也一样,在第一章节里,竟有14首关于青春的诗,其中还有两个组诗,分别为散文诗《致青春》(11首),《青春》(3首)。在我们曾经阅读过那些关于青春的诗篇,或是对美好前程的无限向往,或是青春期的苦恼彷徨,或是面对挫折的自我鞭策……不可否认,这些诗,其语言也很美,结构也很巧,但我们总能够看到似曾相识的影子。而墨轲先生的“青春”,就是他自己的青春。
如在《致青春》的组诗里,诸如读书笔记、大学同学、操场球场、教室寝室、甚至饭票菜票,都被他“一网打尽”在诗里,他用这样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呈现出来,让我们领悟到了这样的道理:生活很平常,我们很平凡,但不妨碍我们拥有诗和诗一样的生活,这不仅符合生活的辩证法,也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生活,我认为这本诗集的意义就在这里。就像他在《再一次分别》一诗中写的那样,尽管是一个很平常的夜晚,他却照样为它赋予了热情:
今夜星光灿烂
我看见满天的繁星
犹如你灿烂的微笑
我为你做了一桌菜
希望你年年都像天使般降临
带上你的欢乐
你的微笑……
墨轲先生在兰州工作了16年后,直接从本科考取了华西医科大学的统招博士,在锦官之城的成都求学,绵绵的诗情一直浸润着他,创作也一直伴随着他,使他“读博”和“写诗”两不误。随着他社会阅历的增长,他的创作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体验,这些诗又集中体现在《人生》《热爱》和《生活》三个章节里。作为核医学专家的袁耿彪,他是细致严谨的,而作为诗人的墨轲,又是浪漫真诚的,两者的交织,让我们通过他的诗,既看到了一个学者,又看到了一个诗人。在阅读他的这些诗篇时,我经常想起那些由医生改行当作家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作品。应该承认,因为职业关系,他们既能够触摸到有病的身体,也能够接触到有病的灵魂,对生命和灵魂的探询,使他们的作品往往更接近人性也更深刻,如墨轲先生这首《毁灭和永生》(片段):
简单的一跳
好像扑向深邃大海
没有氧气
没有阳光
只有下沉和黑暗
抬起头
看见一片光亮
气泡不断沸腾翻滚
双腿化为美人鱼尾
快乐的尾巴
不断摆动
划向更深的海
只要是诗人,都会写下多多少少的风景诗,酷爱绘画与音乐的墨轲自然也不例外,他的为数不多的风景诗多集中在《世界》这个章节里。他把绘画和音乐移植在他的风景诗里,富有画面感和旋律感,也因此形成了他风景诗的特点,如这首画面感很强的《再忆北京》(片段):
寂寥的未名湖
燕园渺望白发苍苍的老教授
静园里长发飘飘的美少女
探过墙头望荷塘
夜深人静听昆湖
悠悠风吹过,柳叶梢梢
湖水澜澜,悄语声消……
再如这首旋律感很强的《甘泉》(片段):
我爱成都
清晨的片片薄雾
似少女丝绸般的脸颊
悄悄地滑过
青石板的老街……
限于篇幅,这样的诗作不能做更多的列举。但就自己阅读的感受而言,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关于人生感悟的诗篇,这些诗,包括了亲人的诀别,恋人的分离,故乡的离别……是诗人一生的痛苦、彷徨、奋斗、失败、成功酿就的诗篇,它不仅能够在情感上与我们同频共振,还能够引发我们对生命进一步的思考。“风”,是墨轲反复咏叹的对象,也是他对生命的诗意解读和人生的体验表达,一本诗集里就有4首关于“风”的诗,每首写风的诗,都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的,每个人的生命都非常短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像风一样的存在,既然如此,我们都应该像墨轲一样热爱人生,珍惜人生,把“风”一样的生命,过得多彩多姿,就像这首《如果风折断了翅膀》(片段):
风折断了一只翅膀
天空有雷电
我却要努力飞翔……
作者简介:赖永勤,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重庆市文旅委特聘专家,重庆广电集团节目评审,重庆作家协会会员,重庆评论家协会会员,重庆十佳读书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