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劝阻风险投资50余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实现投资理财类诈骗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均下降50%以上……2024年5月,苏州吴江区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靶向发力,针对投资理财诈骗损失占比严重倒挂的情况,首创推出“投资防火墙”公益服务,提供7×24小时线上投资理财安全识别服务,自上线运行以来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深化警银联动
专业高效辨真伪
今年3月初,吴江区公安局发挥“警银联动”优势,组建“投资防火墙”工作专班,吸纳全区银行为成员单位,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协同推动“投资防火墙”建设。
各类网络投资理财平台五花八门,很多市民由于缺乏自主甄别能力,落入诈骗陷阱。“‘投资防火墙’这项服务,就是为有投资理财需求的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专业、便捷、免费的甄别渠道。”吴江区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谢博说。
在建设中,依托各大银行成熟的客户联系机制,吴江区公安局继续深化警银联动机制,按照“客户发起、银行转递、公安甄别”的流程,让银行成为客户和反诈中心之间的沟通桥梁。
运行中,客户作为“发起端”,向银行提出大额网络投资风险甄别需求;银行作为“衔接端”,负责转发客户需求或自行收集可疑的投资理财平台信息,并转递至反诈中心;反诈中心作为“筛查端”,落实7×24小时服务响应,对在线请求开展识别,确认存在问题的,及时劝阻投资行为并对涉诈平台、网站进行上报封禁。
“针对少部分非银行客户或想直接联系的市民,我们还专门开通了‘投资防火墙’官方微信,市民只要扫一扫,将平台网址或App直接发送给这个微信号,反诈中心就会快速在后台进行安全性甄别。”谢博说。
截至目前,吴江区公安局反诈中心累计接受群众咨询900余次,甄别解析投资理财平台网址、App80余个。
三大阵地宣传
全面提升知晓率
“有你们公安机关帮忙把关,相当于是给我们企业投资加装了一道‘X光机’!”6月20日,横扇街道一家制造企业负责人王先生在听完社区民警的宣传后,主动添加了“投资防火墙”官方微信。
今年上半年,吴江区公安局推出了“给企业家的一封信”,由全区20个派出所依托警企座谈会、入企走访等形式,对接辖区6000余家企业,开展投资理财诈骗专题防范宣传,并同步推广“投资防火墙”公益服务。
为了提高知晓率,吴江区公安局还依托银行、企业、媒体三大阵地,分类分策开展推广宣传。面向银行客户,通过上门拜访、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微信客户端短信发送等不同形式,做好“面对面”宣传和“点对点”提示。
面向企业员工,依托“阵地战”平台,以“反诈中心—派出所—单位—员工”四级传导架构,进行线上宣传、群内推广。面向广大市民,主动对接区委、区政府,依托“吴江公安微警务”“融媒吴江”“吴江政法”等本地媒体积极转发,进一步扩大群众知晓率。“我们宣传的核心,就是要让广大群众了解‘防火墙’发起机制、运行流程、注意事项,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在保障群众自身信息安全的同时,主动发现上报问题网站、涉诈App。”谢博说。
目前,吴江公安累计开展“面对面”宣传3.5万余人次,发放手册10万余份,发送短信30万余条,依托“两微一抖”开展线上宣传50余次。
1+1+N劝阻
全力守护钱袋子
4月16日,中信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小李接到客户提出的投资网站甄别需求,迅速转递给了反诈中心。反诈中心经过解析,确定这是一个境外的投资诈骗平台,立即指令派出所反诈民警前往与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联合劝阻下,帮助这名群众将前期投资的本金60万元全额取出,避免遭受损失。
“甄别是第一步,成功劝阻、避免受骗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银行工作人员和派出所反诈民警的组合,构成了‘投资防火墙’拦截阻骗环节的‘最小作战单元’。”反诈中心民警李晨说。
在“投资防火墙”建设中,吴江公安反诈中心除了组建了一个银行网点联络员工作群外,还将全体银行工作人员纳入了“反诈义警”队伍,并由属地派出所预警劝阻专业队上门开展针对性的反诈劝阻培训。在工作中一旦发现有客户遭遇诈骗,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开展先期劝阻。
“我们还依托‘精准防’预警劝阻、‘反诈阵地战’等成熟做法,根据受害人的唤醒情况,视情邀请反诈中心、受害人所在单位‘反诈卫士’等反诈力量加入,形成‘1+1+N’的劝阻模式。”李晨说,在劝阻工作中,银行工作人员从金融专业角度出发,讲解投资理财基础知识,所在单位“反诈卫士”充分发挥人熟、情况熟等优势,派出所和反诈中心民警则结合典型案例讲解诈骗手法,对受害人开展全方位唤醒,提高了劝阻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3月以来,累计通过“1+1+N”劝阻模式成功劝阻13次,防止群众财产损失500余万元。
文/苏景汇 陈霞 沈建芬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