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傍晚六点,室外温度仍在40度左右,沙坪坝区大学城北一路的绿化苗木在蓝天白云下枝繁叶茂,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绿色画卷,为市民遮挡烈日的同时,也给大家的通勤路上带去一丝难得的清凉。近日重庆遭遇持续性高温天气,各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沙坪坝区迅速启动抗旱保苗工作,保障城市绿化不受高温危害。其中,左岸环境的智能绿化水车尤其引人注目,水炮控制自动化、精准化,能适应各种路况,浇水更透,质量更高,效率也显著提升,为城市绿化“解渴降温”。
据介绍,智能绿化水车取消了传统绿化水车上的单门人工水炮,以多门可调角度和水压的自动化水炮代替,仅驾驶员一人就能高质量地完成中、边分绿化带浇水作业。“以前,我们浇水时需要出动3个人,1人开车,1人站在车后方的平台上使用高压水枪浇水,1人在后方监督和检查浇水质量。”左岸环境绿化主管汪建平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存在浇水不均、角度不准和透水不够等问题,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降低了单车单日浇水覆盖面积。此外,由于站在后方浇水的工人看不到路况,被路边的粗壮树枝擦伤、撞伤等情况时有发生。
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新投入的智能绿化水车不仅让作业更安全,且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从以前两、三个人一台车,一天只能浇四、五车水,到现在一个司机可以控制一台车,一天浇十车水。更重要的是,夏季高温时节,工人们需要加密浇水频率,动辄40度的高温天气让工人们常常汗流浃背,如今的智能绿化水车,工人只需要坐在驾驶室内操纵按钮,车顶及车头的多台水炮就会自动、精准地灌溉边分带和隔离带。
不仅如此,左岸环境在沙坪坝区建立起抗旱浇水多级覆盖巡查机制,严控抗旱浇水作业质量。“市政道路绿化存在土壤贫瘠、车流量大、管网铺设情况不一等情况。在以前,抗旱浇水的质量完全依赖管理人员通过肉眼观察、经验判断,无法确保绿化植物浇足、浇透。”汪建平介绍,左岸环境研发和改进了测量尺和土壤环境检测仪,只需将设备轻轻插进土壤里面,即可准确得知土壤的湿度、ph值等,切实保障浇水质量。
“打孔施药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变土壤条件,有助于根系生长;挂营养袋能够补充植物高活性物质,使植物生长健壮;挂滴灌袋是为了保持土壤湿润。”汪建平一边开展植物复壮工作一边向记者介绍,由于隔离带土壤相对贫瘠,加上高温炎热,部分苗木存在扎根较浅,营养缺失等情况,在日常浇水的基础上还需要人工进行复壮。今年入夏以来,沙坪坝区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针对性开展浇水灌溉作业,全力做好夏季高温天气的绿地管护、抗旱保苗等防范应对工作。
原标题:沙坪坝:科技加持 绿化苗木这样“解渴降温”
编辑:周芝逸 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