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乱年代里,攻城略地已经成为常态化。在许多影视剧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情节。作战都是讲究兵法和策略的,去攻打一座城池的时候也一样,必须要用对方法才能成功。 从我们的普遍共识里,想要攻城的话的有一套策略。因为古代一座城市不像现代这样四通八达没有明显的界限,他们的城池周围都是有城墙的,这样设计也是起到防御的作用。 所以要攻城的话,首先得从城门开始攻打,其次还不要放过其他可能入城的地方,多管齐下总有成功的一天。而且古代城门都是木头做的,如果用火攻说不定效率就高很多,但这种方法却很少见。
古代攻城机械 在《孙子兵法》中,攻城是下下策之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代城池的修建一般都起到保护和防御的作用,所以相当于“铜墙铁壁”一般的夯实,是很难攻克的。 城防包含了城墙、城门和瓮城三大类,当军队想要攻城的时候,最先遇到的障碍便是城门和城墙。在宋朝之前,城墙几乎都是用夯土修建,这种材质能经历风水雨打相当稳固。 城门大多是木质结构,主要是因为古代铜铁等冶炼技术的局限,使得他们无法做出规模这么大的铁门。有些城防比较严格的,还会在城墙上修建角楼或者城垛,有些还有深达四五米的护城河。
所以这么稳当的城防结构,想要攻城是非常难的。一般有点谋略的将领都不会先做出攻城的打算。因为有些城防固若金汤,如果对方粮草充足的话,能死守很长时间,这样便会拖垮自己的战斗力。 古代一定要攻城的情况下,一般有三点原因:第一是军事要塞;第二是敌人的都城;第三是想获取城中的资源。 因此一定要强攻的话,一般会先从城门和城墙入手。这在许多影视剧里都可以看到,当将军下令攻城后,一部分士兵会抬着一个大木头撞击城门;另一部分则架起云梯从城墙爬上去。
这两种方法是比较常见的,自己必须要拥有足够的兵力才能增加成功率。因为你在爬城墙的时候,对方也没有闲着,一般会用弓箭来进行阻击,这时候就需要一部分人力去抵挡。 在攻城中,还需要一些特别的“武器”来辅助战斗。像云梯就是常见的一种,因为它高耸入云的高度被赋予这个名字。云梯不仅能很稳地插入泥土里不易被推倒,而且还能起到阻挡敌方弓箭的作用。 还有就是投石车,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这个“武器”是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或者投到城墙上对敌人造成伤害。
重弩也是一种杀伤力比较大的武器,诸葛亮曾自己制作过一种弓弩,一次可以连续发出十支箭,威力是相当大的。还有一种三弓床弩,射程可达一千米,相当于现代的狙击枪了。 攻城方法 古代人攻城时所用的“武器”大多数都是大型机械,当然攻城也不能完全只依靠这些东西,它们顶多算是一种辅助型的工具,最终的攻城还得依靠人的方法和谋略来完成。 攻城的常见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围城、火攻、水攻、挖地道等。因为古代城墙不只有一个城门,所以要派大军将城墙团团围住,谨防敌人从其他门口跑出去。
在所有城防设施当中,城门可以算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但也是最重要的。许多将领都比较重视从城门攻城,所以一般在士兵们用大木头撞门的时候,也会派出一支小分队去帮他们抵御敌军的攻击。 然后再让另一部分人通过云梯或者其他方式从城墙攻城,以此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城门虽然是木头结构,但也有人是久攻不下的,主要是城门的构造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既然攻不下那为什么不可以用火烧呢?毕竟城门都是木头,用火攻应该会事半功倍。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城门虽然是木头,但它们的材质主要是枣木和铁桦木,这种木材坚硬无比而且不易燃,用火攻并非明智之举。所以很多将领要攻城门的时候,都不能用火烧也不敢用。 不过在先秦时期倒是有火烧城门的案例,当年晋国攻打齐国都城临淄,就是放火烧了他们的四个城门才成功拿下。 但后来这种火烧城门的方式已经不多见了,主要是后世意识到城门的重要性,对其进行了改良,使得他们防撞又防火。
元朝的时候苏州城门中就设置了灌水口,如果有人放火烧城门,他们就可以从城墙上往城门里灌水,这样火就很难烧起来。 所以就算真的用火烧,也不知道要烧到什么时候,到那时恐怕军队都已经被打散了,整个局势都落了下风。古代攻城讲究的是速度,只要能短时间内攻入城中,那么就有决胜的把握。 因此将领们一般是不敢用火去烧城门的,这样太费时间了。比起火烧城门,用大木头去撞反而更有效果。而且在撞击的时候,敌方还要派兵力去堵住城门,其他地方的防守就会松懈。
最有效策略 相比直接向城门或者城墙发起进攻这两种方式来看,挖地道是最为简单且有效的方式。比如说有些城池周围区域范围狭窄就不适合用大型武器,那么就可以通过挖地道的方式进城。 以前还没有火药的时候,都是人工徒手挖地道的。一种方法是直接开挖,还有一种是在其他人的掩护下挖。反正最终目的就是潜入城中借机打开城门,并于外面的大军里应外合。 安史之乱时李光弼就直接挖穿了怀州城墙从而轻松攻下城池;东汉末年袁绍去攻打公孙瓒用的也是挖地道的方式。清朝末期,曾国藩的湘军征讨太平军的时候,也是用挖地道攻入了南京城。
这种方式真是节省了不少的人力,而且让敌军防不胜防。后来有了火药后,也有人直接将火药埋在城墙脚,将墙体给炸坍塌,从而实现攻城的目的。
古代的城防结构中还有一个瓮城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当城门被破了之后,还得经过瓮城。这是一个四面高墙林立的地方,墙头上都埋伏有重兵,一旦进入万箭齐发的话恐怕四下难逃。
所以就形成了“瓮中捉鳖”的态势,这个城防也因此而得名。连接瓮城和内城的还有一个城门,同样的坚不可摧。所以想要攻城起码得破开两道城门才行,这样的布防如果用火烧实在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