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各种小商小贩,村头集市,还各种水果店和大型商超,苹果都是随处可见,并且以较低的价格和香甜的口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在古代,苹果却不叫苹果,原本有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但是不太好记好写,但那时的中国非常强大。
邻国日本曾经在古代派人到中国,学去了很多东西,包括苹果的“原名”,并一直使用下去,还引申出了其他含义。
后来中国因为各种原因,这个名字使用的越来越少,并且逐渐被开始更加容易记住的“苹果”岁取代。
那为何在后来,中国要将有诗意的苹果原名,改成如今听起来平平无奇的苹果呢?
苹果最早起源于国外地区,而我国最早种植苹果的地方是在新疆,因为那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且暖和,适合苹果以及很多水果的种植。
每次结出果实的时候,苹果都会因为艳丽的颜色,以及甘甜的味道吸引很多鸟儿争相抢着来吃,因此人们给起了“林檎”这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名称。
林檎除了听起来美好、有诗意外,还有着林中有红花的含义,将那时苹果最为美丽的一面,向世人展现出来。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又美丽的名字,才让苹果得以被许多人接受,让人们对其进行改良。
古代的林檎是和现代有所差别的,古代的林檎吃起来较为绵软,而现代的苹果吃起来则是比较脆甜,两者相差较大,让林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大规模栽种。
关于苹果的还有一种叫法为“柰”,关于这个叫法在此前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说“柰”实际上指的是古代的李子,且那时候还有关于古代是否存在苹果的争论。
但是后来山东农业大学的陈雪森教授,在2017年经过基因测测序判断,世界上所有的苹果,其来源都是新疆的野苹果,才给这些争论画下句号。
那是在古代人们还不知道苹果可以食用的时候,只知道苹果在成熟后很好看,且闻起来还有着一股香甜的味道,能够用于制作一些香薰,只是将其当做观赏植物种植,才取名为“柰”。
“柰”的含义是深红的颜色,非常符合对于苹果外观的描述,出自两汉时期的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中有一句“亭奈厚朴”。
而关于“柰”的品种很多,不同的苹果其外观不同,由此还诞生了“白柰”、“紫柰”、“赤柰”等种类,都是不同的苹果种类。
后来人们开始吃苹果的时候,是因为看到鸟儿都吃了,吃完之后没有中毒,才开始慢慢吃苹果,但因为古代种植技术有限,能吃到是苹果的一般都是达官贵人。
后来唐朝的时候,中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日本则是派出了遣唐使,来学习中国的给各种文化、科举制制度、种植技术等。
而林檎在这个时期飘到了日本,或许是对于唐朝文化的执着,日本在那个学去了很多东西,除了上面的这些,还有汉字、整个教育制度、学科、各级学府都照搬去。
对于唐朝文化的执念似乎一直被保存下来,日本一直使用着林檎这个字,但读音有所不同,时至今日,日本还将林檎进一步开发使用,还会被用来形容美丽温柔的女性。
类似的东西还有日本的生鱼片,同样是我国的一种吃法,名为“鱼生”,但是后来因为烹饪方式的变革,这种生吃鱼的方法便被淘汰了。
还有很多名字,苹果仅是其中的一种,都是日本在学习中国文化时,一并学去的,但很多叫法在中国改了,但日本依旧维持,或使用着老叫法。
而在中国,关于苹果的叫法则是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首先是在汉朝时佛教的传入,中印文化开始频繁的交流。
还有因为丝绸之路的出现,苹果沿丝绸之路传播出去,而西方人在得到苹果之后,开始对苹果种植技术进行改良,让苹果的外形和口味发生了改变。
改良过后的苹果,又接着传回了中国,这种事情除了在古代发生过,还在现代出现过,现代人们吃的苹果中,有相当一部分品种,如红富士等是外国的品种。
而古代经过改良苹果,在佛经被称为“频婆果”,其中“频婆”一词出自梵语和巴利语中的“bimba”的音译,原来的含义是“身影”。
但是在印度有着一种频婆树,属于乔木类,和苹果相差很大,它的果实是红色的,有着“相思”的含义,《一切经音义》中有记载“频婆果,此译云相思也。”
在佛经当中,频婆果还被用来形容口唇之美,《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有记载“唇口丹洁,如频婆果”。
在中国岭南地区,同样有着一种“频婆果”,果实同样具有鲜红的特征,但是果实是一坚果,使用方法较多,古代产出比较少,曾在北宋时期用于进贡。
凤眼果(岭南的频婆果)
古代随着佛教的传播,频婆果一词开始在中国开始传播,其中一种红色的柰,被人们称为频婆果,接着这个名字开始逐渐流行。
而到了元朝末期,一个新的品种又从西域输入到内地,虽然外观上和原品种属于同一品种,但是在口感和口味上,以及外观上已经出现较大的差别。
而那时的人们又借着“色丹且润”这句出自佛经的话,来称呼为频婆果,但在实际些的写的时候,被写成了平波等字。
后来到了明朝的时候,名字逐渐开始固定下来,被称为“频 婆”、或者是“苹婆”,直到明朝末期才出现了如今的“苹果”一词,而到了清朝的时候,苹果的名字依然没有被固定下来。
其中一个原因是新疆还有老品种的苹果存在,并且新的品种在北方地区栽种的比较多,而在南方地区则是比较少。
因此造成了“苹果”、“苹婆”和“频婆”三个名字相交替使用,清代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中有记载“红笠乌衫担侧挑,苹婆杏子绿蒲桃”。
直到清朝晚期,随着各种更加优良的品种传入我国,而一些吃起来不甜不脆的老品种苹果,开始慢慢变少,其他的名字才开始消失,苹果一词才固定下来。
古代的文化交流,带来了不停变动的名称,接受更好的事物,去掉以往的糟粕,变得更加包容,苹果在这文化交流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受大众欢迎。